二是重视引进优秀科技人才。以更宽的眼界、思路和胸襟,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吸引国内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的知名专家或科技领军人才,从事科研、教学或创办新能源和环保企业,为在短期内突破技术瓶颈、提高科研水平提供人才支撑。设立省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省内外优秀人才承担产业化项目,积极营造适宜人才发展和科研创新的节能环境和氛围。
(三)打造优势企业和产业园区。
一是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园区聚集带动作用,推进和带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向园区集中。积极引导和鼓励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尽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优势产品集群,成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二是培育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实施大集团带动战略,筛选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品链条较长、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制定品牌创建的激励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品牌辐射作用。
三是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中小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逐步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完善投资和财税优惠政策。
一是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或国债资金,优先安排新能源利用、城市环保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项目。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设立省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示范工程建设。各级政府要根据财力情况,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力度。
二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设立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积极探索利用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有效信贷投入。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各级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和拓展利用外资的新形式,充分利用好国外优惠贷款或赠款。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为主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投入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