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农产品市场营销。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扩大农产品销售;拓展农产品市场,组织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连锁超市或发展便利店;巩固扩大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
3. 农机推广。今年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1000亩;农机提灌水稻保灌面积70万亩,灌区水稻每亩增产50公斤左右;完成机耕面积70万亩;水稻机收面积1万亩以上。
4. 生态旅游。做好方山、佛宝、黄荆、玉蟾、九狮等加快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和“农家乐”,创建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点。做好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打造泸州森林旅游品牌。
5. 扶贫开发。实施新村扶贫项目,争取国家投入2100万元,覆盖农户33600户、11.76万人;推进产业扶贫项目,争取国家投入450万元,覆盖农户7200户、2.52万人。
6. 劳务开发。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1.5万人,其中创业培训2800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6亿元。
7. 农村基础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565万亩,总投资340万元;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万亩,总投资1518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总投资2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0万元;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搞好山坪塘、渠系配套、烟水配套等项目。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积极推进特色效益农业短平快项目,是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的目标。各地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每个项目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人,真正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搞好项目规划,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短平快项目的规划及实施,要按照我市“一村一品”优势产业总体规划实施,集中力量打造优势特色农业示范带,推进特色效益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要把特色效益农业短平快项目与农业大项目的实施有机结合,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三)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合组织的带动作用,积极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短平快项目,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加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合组织建设,完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有效防范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