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宝鸡市关于印发宝鸡市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通知

  三、总体布局
  1、经济林基地。在秦岭、关山林区和渭北塬区的适生区,集中发展以核桃、花椒、板栗、柿子、仁用杏等干杂果为主的经济林,突出地域特色,形成主导产业。
  2、中药材基地。按照省发改委《2008-2012年中药发展规划》要求,积极实施木本上山、草木入川和野生资源抚育工程,在秦岭林区大力发展山茱萸、柴胡、秦艽、葛根等中药材,促进林区农民增收。
  3、苗木花卉培育。以省苗木繁育中心为龙头,以渭河川道县(区)中心苗圃为主体,大力发展各类花卉及优质良种苗木;在秦岭、关山自然生态条件良好,降雨量相对较多的县区,积极发展各类速生苗木繁育基地。
  4、速生丰产林基地。在秦岭林区集约发展以油松、华山松为主的人工速生丰产林基地;在渭北旱原和渭河川道及秦岭北麓地区,集中发展以速生杨、泡桐、柳树、刺槐等速生丰产林基地。
  四、重点项目
  1、干杂果“双百万”工程。重点在陇县、千阳、麟游、太白、陈仓、凤县、渭滨等县区,大力发展优质核桃、花椒经济林。通过良种推广、苗木嫁接等措施,建立核桃示范园80个,花椒示范园90个,新增核桃30万亩、花椒50万亩,到2012年,实现全市核桃、花椒面积“双百万”亩。
  2、低产经济林改造工程。充分发挥我市与杨凌农科城毗邻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与林业科研院所的横向联合,实施优良品种引进和低产经济林改造项目,突出主攻单产,组装配套高接换优、品种改良、抚育修剪和防虫、施肥等综合技术,努力提高品质和单产水平。建设30-50个中低产林改造示范样板,改造中低产干杂果经济林50万亩,新增板栗10万亩。组织林农培训,加强科技兴林工作,每年培训林农1万人(次)。
  3、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工程。实施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搞好技术改造,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路子,培育林产品加工企业10个。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挥凤县、陇县等农产品市场和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开展核桃、花椒等林产品的精深加工,改变出售初级产品的现状,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在经济林中心产区,大力培育林产品交易市场,不断拓展林产品销售空间,建立完善全市林产品营销网络体系,努力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和占有率。同时积极发展仓储业,建设核桃、花椒等干杂果批发市场5个。
  4、重点造林工程。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化一片林等林业重点造林工程,扩大经济林造林面积比例。在岐山、眉县、扶风、陈仓、麟游等县区,大力发展柿子、仁用杏经济林,新增柿子、仁用杏基地10万亩,建立一批经济林专业村、重点户,一村一品,规模发展。
  5、中药材基地建设工程。按照陕西省《2008-2012年中药发展规划》目标与任务,加快我市中药材基地建设步伐,主要在秦岭林区的太白、凤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新增药材面积20万亩,促进山区农民增收。
  五、保障措施
  1、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认真贯彻国家《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精神,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制订完善经济林产业发展有关配套政策,努力改善林业产业发展环境。将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纳入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安排林业发展项目和资金上,积极给予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倾斜。
  2、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和扶持陕西大红袍、陇县供销社等一批从事经济林种植、产品加工、市场流通的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注重品牌建设,搞好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全面提升干杂果经济林发展水平。
  3、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搞好规模经营。扶持发展专业村、专业户,帮助种植户与加工销售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结,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竞争力。
  4、强化科技支撑,实行标准化生产。注重经济林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提高经济林良种化发展水平,良种化率提高到85%以上。加强经济林实用技术组装配套,搞好林农技术培训,提高实用技术的入户率。大力推广应用苗木嫁接、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等关键实用技术,提高单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5、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干杂果经济林建设的组织领导,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扩大经济林发展空间,调动林农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调动社会各类经济主体投入经济林产业建设,对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和先进科技成果运用等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干杂果经济林的全面快速发展。
  本规划由市林业局负责解释。

  附件5:
宝鸡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
(2008-2012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2008-2012年)》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关键举措、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精神,加快我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坚定不移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努力解决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问题,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到2012年,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有极大的改善,推动农村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新增和恢复供水能力1.5亿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0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解决81.2万人的饮水困难,新修加固堤防162.7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56.35平方公里,农村沼气池累计保有量达到22.4万口,水产品产量达到8018吨,农业开发规划土地治理改田36.7万亩,土地开发整理11.47万亩,烟田基础设施配套1.8万亩。
  三、重点工程
  本次规划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共八大类,13个工程项目。
  (一)水源工程。以提高蓄水、供水能力为目标,以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新建蓄水、引水、提水、调水工程,促使水利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1、石头河水库向市区供水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取水口、输水管道和水厂三大部分,总设计规模为年引水8000万方,2009年开始施工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