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为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提供技术保证。鼓励开展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垃圾填埋气发电技术、垃圾机械分类技术的研究;鼓励开展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堆肥技术和卫生填埋技术的集成性研究;鼓励开发电子垃圾、报废车辆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拆解、再利用技术。
(五)水的再利用与“零排放”
1.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研究污泥的处置利用,逐步实现城市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在各用水大户单位推广“零排放”技术。进一步加大中水的利用率,推广中水在冷却、洗涤、绿化、保洁、施工等方面的应用。
2.继续进行遂宁市再生水利用及对策课题的研究,为再生水的利用提供科学的指导。合理规划再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和覆盖半径,实施“分散处理,就近回用”的建设原则,减少再生水管道铺设投资,降低再生水回用成本,提高城市再生水的回用率。
三、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并重
(一)推广与利用天然气
推进建设天然气利用工程项目。“十一五”期间,建成遂宁市天然气接收系统以及船山、安居、蓬溪、射洪、大英各用气组团的高压、中压管线枝状输气系统。扩大燃气管道覆盖面。实施天然气转换,推动我市能源结构升级换代。建设LNG应急备用气源站,保证城市管道天然气稳定供应。规划建设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子站和提供气源的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发展城市天然气汽车,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推广LNG在锅炉、燃气机组、燃气空调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的污染。
(二)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
在城市新建建筑中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热泵型热水系统,积极开展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风格和建筑改造一体化、系统设备安装可靠与耐久性、热水集中供应分户计费、全天候恒温供水等技术研讨及工程试点,并逐步扩大推广实施。
(三)节能措施
1.工业企业。在石化行业开发依托新能源的新产品,推广应用能源的梯级使用,发展完善能量回收利用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降低综合能耗;机械行业对基础加工进行专业整合,建立锻压、铸造、热处理、电镀等专业加工基地,提高集约化程度,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倡清洁生产,降低能耗物耗; 电子行业要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对重点耗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电能利用率;电力行业采用高效、洁净发电技术,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加强电网建设和电网、城网改造,淘汰老旧设备,增加无功补偿量,控制电网经济调度,加强电力需求预测的管理,开展有序用电,合理用电,节约用电。
2.运输行业。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公共交通,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在本市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私人机动车为补充的城市交通模式;合理规划路网布局和客、货运场站布局,实施有效利用和方便出行结合的建设原则。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提高船舶平均载重吨位,通过制定船舶技术标准,加速淘汰老旧船舶,采用新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发展大宗散货专业化运输和多式联运等现代运输组织方式。
3.建筑业。①严格执行《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四川地区实施细则》,按照
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加强我省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制定并完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材料应用标准、节能建筑设备选型标准以及管理办法,并落实到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的各个环节。坚持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应用外围护构件节能、建筑空调通风设备节能、建筑通风节能等技术措施,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的建筑体系和建筑材料,推广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体系和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新型建材。改扩建住宅严格按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新建住宅按节能50%的标准设计,严把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违法行为采取行政的、法律的措施加以处置。
②采用新型材料的节能指标认证使用制度,推广使用绿色建材与节能建材。因地制宜,开展本地工业废料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生产建筑节能材料新产品。优先开发节能、环保、轻质、多功能的新型墙体产品,大力开发应用相关的配套胶结材料和施工技术,从全面“禁用实心粘土砖”逐步过渡到全面“禁用粘土砖”;推广使用断热型铝合金窗、塑钢门窗以及新型多功能节能窗。
③发展分布式能源结构。积极创造实施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和冰蓄冷技术在遂宁的应用条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推进实施,从而达到能源的综合利用;积极推动非用电空调设备和空调蓄冷技术的使用。鼓励居民使用燃气空调,鼓励大型办公写字楼在中央空调系统中运用冰蓄冷技术。
④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调研工作,对节能改造方式进行调研和分类规划,提出具体改造方案,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并以点带面,逐步展开全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材、屋面保温、节能门窗、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等节能新技术。采用屋面雨水集蓄及屋顶雨水绿化系统,减少污水排放量,改善生态与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建筑温度,取得综合效益。要求各类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尽快实施节能改造,鼓励使用蓄冷、蓄热空调、节能门窗,开发和推广节能墙体材料。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加快太阳能、风能、地热的建筑物利用。
⑤开展建筑照明节能。针对遂宁市的现状,可主要采用电光源节能、镇流器节能、传感监控器节能、灯具节能以及运行管理节能等技术措施实施建筑照明节能。推广住宅精装修,减少二次装修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农业。淘汰落后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柴油机节油技术,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在固定作业场地更多的使用电动机;开发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通过淘汰落后渔船,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渔业油耗。
5.节能管理。①落实《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
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加强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和监督。组织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和主要耗能设备、工艺系统的检测,定期公布重点用能单位名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及与国内外同类企业先进水平的比较情况;做好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中小企业在严格依法管理的同时,要注重政策引导和提供服务。重点用能单位应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用符合条件的能源管理人员,加强对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健全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促进企业节能降耗上水平。
②提高用能设备能效标准,严格市场准入;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家用电器节能,引导和鼓励购买节能型产品。发展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在以热负荷为主的工业集中区,因地制宜建设以热力为主的背压机组;探讨研究以洁净能源作燃料的分布式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供;将现有分散式供热燃煤小锅炉改造为集中供热,开展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政府机构要带头节能,实施政府机构能耗定额和支出标准,建立和完善节能规章制度;推行政府节能采购,节约办公;改革公务车制度;努力降低能源费用支出,发挥政府节能表率作用。
第五部分 遂宁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作为资源约束的发展模式,既要从经济增长方面入手,又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全局。循环经济要健康持久的发展,需要一个有效的外部支撑体系,这有赖于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经济政策体系、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体系以及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从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有效平衡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消耗模式,需要法律的保障和确认。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循环经济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遂宁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体系的支撑。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中,政府应当起到宣传、规范和引导的作用,通过建立一个法制化的预测和监测体系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健全和完善遂宁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一)在遂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遂宁市浅山丘生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的决议》的基础上,制定若干单项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制定和完善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遂宁市垃圾处理、水污染治理、中水回用、大气污染治理、节能节水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条例,明确各种处理技术和工艺的规范及标准,明确相关企业的责权利和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等,通过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和监管部门的行为。
(二)认真贯彻国家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用好国家有关废旧家电、汽车、建材、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和部门规章。逐步建立大宗废旧资源回收处理的管理和收费制度;适度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和生活垃圾处理费;制定并严格执行高耗能、高耗水、高地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执行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和再生利用品标识制度;建立健全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制度。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三)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促进遂宁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宏观层面地域性的循环经济综合性法规;二是中观层面产业间的资源合理循环的条例;三是微观层面企业资源利用与污染治理的具体规定。通过三个层面相关法规的相互配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法律法规的制定只是制度构建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经济政策的激励作用,通过政府加大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提供优惠的财税政策、以及规范一个产权明晰的交易环境等,采取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来加大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推动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