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3)清洁生产企业:达到100个;
  (4)绿色学校:达到100个;
  (5)绿色社区:占社区总数的比例达到20%。
  二、重点领域
  “十一五”期间是遂宁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资源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为实现发展循环经济总体目标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根据遂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阶段目标,“十一五”期间,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遂宁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领域的工作。
  (一)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健全有关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合理的资源开发管理与约束机制,对资源开发进行统筹规划,加强资源开采管理,避免开发过程的盲目性与破坏性。积极推进资源开发技术的研发,提高资源综合开发率。
  推进废旧物资的回收、加工和再生利用,积极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结合遂宁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特点与主要资源耗费情况,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物资,鼓励企业使用再生资源,尤其是加强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轮胎、废旧汽车、废旧电子产品等的加工处理和再制造,加强废旧电池无害化处理。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垃圾资源化利用进程。
  加快建设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加强废弃物的回收管理,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建设。加大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和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力度,促进废旧物资与再生资源的流通。建立若干个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理基地。建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废旧物资回收集散地和规范化的废旧物资交易市场,促进废弃物回收、加工、利用的规模经营和一体化进程,形成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利用链。
  (二)实施节能战略
  以点带面,推进工业节能。在不同的行业选择一些重点企业实施节能示范工程,通过支持一些节能技改项目,抓好高耗能行业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推进热电联产,有效地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能耗。
  建立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实现交通运输节能。积极发展与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更多地选择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大力推广汽车节油技术,限制能耗高、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改善公路质量,完善交通管理系统,提高机动车运行效率。
  推动商业、商务节能。在大型商场和商务楼宇积极发展燃气空调及分布式供能系统;推进集中供热,在用能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广实施集中供热,限制分散用煤,鼓励使用天然气。
  推进建筑节能,适当提高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和产品。
  倡导生活节能,推广使用节能型家电和绿色照明。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全面建设辖区内水力发电站;选择一些健康型住宅小区推广利用太阳能,建设太阳能示范住宅;鼓励使用沼气等可再生物质能源。
  (三)实现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
  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发挥“以蓄补引”的作用,提高枯水期供水的可靠性。着重研究丘陵山区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开发问题。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重视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水环境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严格管理排污口设置,加强对水功能区和排污口的实时监测。加快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设,扩大覆盖范围。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化工业污染治理。
  从区域、社区与微观三个层次,实施污水资源化。区域层次上,建设大型市政污水深度处理厂,出水用于农业灌溉、园林绿化、清洁用水、工业冷却及低质工业用水;社区层次上,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住区、宾馆饭店、机关学校建设中水回用设施,中水用于绿化、保洁及生活杂用;微观层次上,鼓励企业内部建设污水处理与回用设施,推广污水“零排放”技术,污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于冷却生产、洗涤、绿化等方面,减少新鲜水的消耗。
  应用价格机制,促进水资源节约。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适当提高征收标准,使水资源费在供水价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趋于合理。强化成本约束,加强对供水企业运营成本的审核,加强对污水处理的运营管理。合理确定居民生活用水基本定额、工业企业和市政行业用水定额,适当拉大各级水量间的价差,促进节约用水。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建立遂宁市农业节水技术指导体系和农业节水技术标准体系,加速灌区改造和配套,提高节水灌溉面积比重。
  多方位开展工业节水。研发和应用工业节水和水重复利用技术,推广城市雨水利用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按照《遂宁市供水节水条例》规定,持续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
  倡导居民生活节约用水。普及节水型用水器具,提倡家庭合理综合利用自来水。
  (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认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污染物严重超标的企业和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依法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的企业,以及利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进一步提高审核报告质量,促使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并付诸实施;加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发展清洁生产型企业;推进石化、建材、造纸、医药、啤酒、冶金、纺织印染行业以及畜禽养殖业等行业逐步实现废水零排放;把推行清洁生产同促进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完善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建立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努力从生产、服务的源头和全过程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五)推进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
  根据资源条件、区域和行业特点,合理调整遂宁市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新兴节能产业。
  重点选择若干个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采用生态化布局和规划,在企业间按照生态链和闭路循环使园区内某个工厂生产的副产品作为另一个工厂的原辅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尽量减少废弃物,最终实现园区污染的“零排放”。努力在工业园区内建立“生态共生系统”,运用技术手段与经济联系,围绕优势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生态效应,使发展循环经济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区内资源得到梯次开发、良性循环流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促进园区的持续发展。
  推进遂宁市创新工业园区发展循环型化工园区,打破传统纵向延伸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在现有PTA氧化残渣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大力引进能够消纳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企业,实现企业间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循环经济“静脉产业”,促进产业耦合共生;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资源集约利用,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推动高新区产业聚群的发展。
  运用智力资源,开发绿色技术支持体系,借助高新技术,对一些关键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循环物质性能稳定技术以及闭路循环技术进行攻关,提高这些生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六)倡导绿色消费
  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使用绿色产品,如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等,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的行为。
  加强“消费要对环境负责”的思想教育。倡导文明节俭的生活方式,减少消费过程产生废物和污染物;鼓励研发、使用无污染、不危害人体健康的生态产品,树立生态品牌;加强服务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排放;鼓励企业开拓生态产品市场,促进绿色营销。
  全面治理“白色污染”。按属地管理原则,以交通干线、城市、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全面开展“白色污染”的治理;严格控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发泡塑料餐具、塑料袋、农用薄膜等塑料制品;不得新建生产一次性使用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项目。对已建的此类企业限期进行技术改造,使其生产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大力治理“餐桌污染”。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强化对畜牧业产品、种植业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餐饮业“五类产品、一个行业”主要食品的污染治理,加强建章立制、源头治理、市场准入、行政执法、企业自律、舆论宣传工作,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安全流通、食品安全标准和认证、食品安全监管和预警、食品安全法律保障五大体系,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监管,逐步实现对食用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监控。

第三部分 遂宁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主要任务

  一、循环经济型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与主要任务
  (一)基本思路
  围绕发展都市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对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统筹规划,集中力量搞好生态农业园区建设;通过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构建一个高效、优质、高产良性循环的集系统化、标准化、无公害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
  (二)主要任务
  1.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作物优质品种比例,根据市场需求,种植业逐渐由原来简单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转向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多元化种植结构。同时,要大力引导大棚种植,推广反季节蔬菜及水果的生产。
  调整优化渔业结构,根据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一是着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水产品加工企业。二是研究开发低值鱼、贝下脚料综合利用技术。重点进行水产生物药用材料高纯鱼鳞蛋白开发、经济鱼类废弃内脏高值化综合开发,虾、蟹、贝加工下脚料的高值化研发。三是鼓励发展增殖型休闲渔业、观赏养殖,培育相应的示范基地。
  持续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加快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以适应农业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要求。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