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遂府办发〔2009〕1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遂宁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四月九日
遂宁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前言
一、 规划编制的背景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2005年3月,遂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切实推动遂宁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根据《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08〕35号)精神和建立生态环保模范城市的要求,市发改委与相关部门组成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小组,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立足于遂宁市的经济现状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通过在社会与经济活动中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培养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节水、节能、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良好的环境行为;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原则,通过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效处置及再生利用、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及循环利用,研究利用可再生能源,致力构建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体系。通过规划与建设,推进遂宁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
二、 规划编制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内容涉及我国环保工作的各个方面,是整个环境保护法律的一种纲领,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旨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
水土保持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境保护专项法:旨在保护环境及各种资源,防止污染损害,保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再生能源法》等与节约资源相关的法律:旨在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二)政策意见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正式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列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提出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立等具体要求。
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从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和领域、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等四个方面对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实施意见。
4.《关于在全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对四川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有关事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试点工作的范围和重点内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措施等。
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务院,2005年7月
6.《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4年
7.《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会同水利部、建设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2005年4月
8.《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7月
9.《温家宝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6月
10.《遂宁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11.《遂宁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2006年5月
(三)经济规划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议》称,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2.《四川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生态四川”的目标。要求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着力抓好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3大战略工程,努力保护修复自然生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资源管理,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遂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遂宁市人民政府。
4.《四川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三、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规划范围:遂宁市所辖行政区域,面积5325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2006-2010年。
第一部分 遂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遂宁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一、二次能源和水资源较为短缺。为了保证遂宁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一、遂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
(一)自然环境
遂宁属四川盆地中部丘陵低山地区,地质构造简单,褶皱平缓。地貌类型单一,属中生代侏罗纪岩层,经流水侵蚀、切割、堆积形成的侵蚀丘陵地貌。丘陵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0%,河谷、台阶地占25%,低山占5%,海拔高度在300-600米之间。全境的岩层,下部以石灰岩为主,上部以紫红色沙土、泥岩为主。所以,遂宁地区又被称为“红土地”。
从高空俯瞰,境内地形呈三个较明显的特征:一是丘陵为主,平坝狭小,层状地形较明显;二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呈坡状缓倾;三是沟谷河流纵横。市境西北部为低山,海拔500-600米;低山以南是深丘,海拔400-500米;中部、南部中浅丘镶嵌其中,谷坡陡峻。山形呈长垣状鱼背形;中丘为垄岗连状的台阶形;浅丘坡度平缓,丘包呈串珠状,零星冲积平坝散布在丘陵之间。涪江沿岸的河谷、平坝开阔,土地肥沃,工农商业发达,集镇众多,是遂宁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带。
独具特色的地理条件为遂宁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储量较多的矿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气、井盐、砂金、石灰石等,尤以天然气和盐卤资源最为丰富。遂宁市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及天然气,已经由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川中矿区从1956年开始勘探,结果表明,地下较普遍的蕴藏着石油和天然气,具有广阔的开采前景,现已开发、利用的磨溪气田,已成为四川第三大气田。盐卤(水),蕴藏尤为丰富,在勘探开发油气资源时,也钻获了地下盐水资源。蓬莱的盐水较多,产量也较稳定。蓬莱油田香溪群的盐水较集中,蓬莱盐厂利用此水制盐,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
岩盐层,主要分布遂宁城区附近至蓬莱镇油田一带,在中下三迭系地层中有厚度30-120米左右的岩盐层,向东南方向到磨溪镇消失;砂金,主要分布四江沿河两岸,从老河床的各级阶地到新河床的河漫滩地,都有含量不等的砂金,产金层位从形态上分为河床及河漫滩型、阶梯型。主要分布在过军坝、罗坝、唐家、梓潼、张飞梁、金华坝、林榆渡、马家渡等地,砂金含量与洪水有关,水越大、淤积的泥沙含金量越丰富。
遂宁中小河流众多,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涪江、琼江、郪江、梓江、青岗河、蓬溪河等15条。涪江全长700公里,遂宁境内171公里。涪江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境内流域面积5127.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96.29%。由于丘陵低山的地貌形成的较大落差,使众多的河流为遂宁提供了充足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55.85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8.71万千瓦,已开发16.94万千瓦。市境内涪江段是水能集中的主要河段,在干流上已建有金华、螺丝池、红江、龙凤、小白塔、白禅寺、过军渡、三星等8处中、小型水电站。
遂宁总耕地面积228.15万亩,其中紫色土面积最大,占耕地面积的62%,广布于境内的低山丘陵地区。生物资源门类繁多。境内发现并利用的生物资源约1500多个品种或品系,其中植物资源1000余种,农作物栽培品种达367个。盛产粮、棉、油、果、桑、蔗等,是四川粮食、棉花、油料、生猪、水果、蔬菜、中药材重要生产基地。年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以上,年棉花产量占全省43.3%,年生猪出栏300多万头。船山区因盛产“菊花心白芷”而成为全国有名的“白芷之乡”,大英县河边镇所产的“白柠檬”品质优良,全国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