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吸引、使用和管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相关制度。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人才的专业技术评价体系,选拔和培养一批中、高级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对在知识产权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稳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2.实施四川省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工程。加大培训力度,把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省人才规划,把知识产权知识的学习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轮训计划。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高等学校的作用,广泛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文学艺术创作人员等的知识产权培训。建设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师资、理论研究队伍。建立四川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及省级知识产权人才库和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平台。
3.探索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我省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等学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提高在校大学生知识产权素质。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要求,支持我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创办知识产权学院,设立知识产权二级学科和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培养多层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素质教育课程。
(十二)扩大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
1.加强知识产权区域合作。加强省际间的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川渝等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以及省市间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开展知识产权协作执法保护、推进知识产权转移与产业化等交流与合作,促进技术转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区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2.加强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探索我省知识产权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积极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升重点企业、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纳入重要日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能制定专题战略或实施计划,研究出台推进战略实施的政策和措施。有条件的市(州)政府,重点产业、园区和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或实施计划。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完善和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切实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在全省有效实施。
(二)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的知识产权资金投入机制,充分运用各种财税手段和政策机制,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加大知识产权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要求,为知识产权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