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工作。一是要健全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指定专人作为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二是要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例。发现学生有发热、皮疹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要进一步排查,及时报告,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三是要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和处置。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学校和幼托机构要及时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协助做好传染源隔离、治疗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接到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报告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同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并按照卫生及疾控机构要求做好消毒等措施。
三、治理环境卫生,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集中组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活动。要以巩固卫生薄弱环节、完善基础卫生设施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城市,要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为载体,以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车站、铁路沿线等公共场所为重点,集中治理乱扔乱吐、乱堆乱放、乱泼乱倒等现象,有效清除散在垃圾和卫生死角;加强对小餐饮店、小理发店、小旅馆等“五小”单位及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卫生监督检查,搞好居民区及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等场所的卫生管理,落实消毒措施和“四害”防治设施,确保饮水和食品卫生安全。在农村,要以卫生村镇创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乡规民约的作用,发动群众疏通沟渠,清扫街道,清理房前屋后的暴露垃圾,打扫畜圈禽舍和厕所卫生,加强垃圾粪便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清除鼠、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孳生场所,建立健全村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努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有效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四、加强健康教育,增强群众防病能力
各地要紧密结合当前卫生防病工作形势,充分发挥卫生、教育、宣传等部门的专业优势,定期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和群众家庭,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宣传画册以及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组织开展以春夏季常见病、传染病为主要内容的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帮助群众掌握麻疹、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的发病原因、传染途径和防治措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作用,通过电视、广播、板报、宣传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健康理念,倡导健康行为,引导群众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多通风、晒衣被”的生活习惯和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