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危险较大的矿山尾矿库。
龙井市天宝山铅锌矿尾矿库;通化县铜镍公司尾矿库;通化县七道沟铁矿尾矿库;集安硼矿、古马岭金矿尾矿库;桦甸市夹皮沟金矿尾矿库;吉林市金矿尾矿库。
(六)重点预防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至2008年,我省已完成38个山区丘陵区县(市、区)地质灾害普查工作,共发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4000余个,其中576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开展了群测群防监测工作,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汛期要定期进行巡查指导。
(七)重点预防的旅游景点区。
长白山天池旅游区登山沿线的崩塌、滑坡易发区,停车场泥石流易发区。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会同建设、水利、交通、地震等部门健全完善本行政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抢险救援措施,充实应急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预警报警系统。重点地质灾害预防地区的乡(镇)、重要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和各风景旅游区管理部门都要制定相应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做好相关的物质准备。发生险(灾)情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疏散群众,开展调查和防治工作并及时上报。
(二)进一步强化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汛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一如既往地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一要把防灾责任制贯穿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二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和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认真编制完成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经当地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三要坚持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四要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扩大发布的覆盖面,增强时效性;五要加强对群测群防工作的监督指导,切实落实各项防灾措施和应急避让预案,最大程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切实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反应能力。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和不可预测性,各地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体系,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认真落实省政府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要求。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灾害发生时沉着应对,有条不紊开展救援工作。
(四)加强宣传,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要结合“防灾减灾日”、“地球日”、“土地日”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和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注意把宣传培训重点放到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村,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认知度,提高他们的临灾自救和互救能力,为群测群防体系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