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区分城郊结合部农村社区、集镇中心农村社区、传统农村社区等不同类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规划先行、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力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工作目标是:以服务农民、富裕农民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构建适应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社区服务体系。通过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和模式,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向基层延伸,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要任务是:
(一)完善农村社区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化村民自治
1. 合理设置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是指村委会管辖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以村为依托,合理设置农村社区。原则上以现有村委会为基本单位,一个村委会划定为一个农村社区,即“一村一社区”,也可结合各地实际,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合理设置。调整、撤并社区必须依法进行,不打乱现有村建制,不盲目铺新的摊子,不侵害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指导、部门配合、社区主办、协会协助、群众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运行体制。进一步完善村委会直接选举制度,规范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听证制度,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农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落实到位,提高农村社区管理的民主化水平。
3. 积极组建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发挥农村邻里互助的优良传统,建设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组织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和群众性互助服务活动,千方百计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加强农村社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级组织阵地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社区办公和服务配套用房建设,为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