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各县、市、区要制定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程序,包括提出申请、项目洽谈、合同签订、合同鉴证、备案登记、收益兑现、纠纷调处等内容。乡、镇、街道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切实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发展。
(三)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必须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书面合同,明确流转土地的面积、四至、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流转土地的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流转合同到期后地面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和违约责任等内容,流转合同应报发包方和乡、镇、街道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备案。承包方将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过一年的,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承包方委托发包方或者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统一流转的,流转合同应当由承包方或其书面委托的代理人签订。
(四)建立土地流转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承包方转让承包土地,发包方同意转让的,应当及时向乡、镇、街道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报告;发包方对承包方以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应当及时办理备案,并报乡、镇、街道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乡、镇、街道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应建立土地流转情况登记册,落实专人负责土地流转情况的登记、流转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
(五)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要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妥善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纠纷。要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健全土地流转信访制度。对目前已流转的土地,要组织开展全面的清查工作,凡流转手续不全的,要尽快补全;凡合同条款不清、标的显失公平的流转合同,要通过说服引导、利益平衡的办法引导双方修订合同或建立新合同,并及时做好备案、登记和归档工作。
五、多措并举,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
(一)强化土地流转服务。要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土地流转指导服务组织,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工作。探索建立市、县两级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形成土地流转信息发布、法律政策咨询、经营主体准入、管理服务、价格指导等机制。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要切实承担土地流转指导服务职责,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与相应内设机构合署办公,实行专人管理,按信息储备、规范登记、挂牌流转、底价指导、收益递增、公平交易的模式,为土地流转双方及时提供服务。村级组织是土地流转中最为重要的组织载体,要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引导、协调和服务作用,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接受农户委托流转;在集中流转、连片开发过程中,个别流出农户要求继续经营土地的,村级组织应当用机动地依法调整,或帮助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与其他承包方互换。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作用,统一组织开展土地流转,为成员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各级政府每年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土地流转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形成集中连片流转且期限较长的流出农户等的补助和奖励。各级政府相关支农资金和项目要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对已形成规模经营的流转土地,在符合立项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土地整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优先支持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