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费保障。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所涉及的日常办公设备设施、调研、聘请专家、人员培训、编辑资料长编、全志的编纂出版等经费,由《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委会按照实际需要核算,报省政府批准后,由省财政按年度需要拨付;要建立地震资料抢救性征集保护、开发利用、人才培养、地震志书出版等项目的投入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人员保障。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各分卷牵头承编单位和各参编单位要选派对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情况熟、政策水平高、协调能力强、文字功力好的人员组成分卷编辑室。专业性强的分卷要吸收有关专家、学者参加撰稿、审稿工作。
编委会办公室要定期组织编纂人员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情况,相关法规文件、地方志基本知识和编纂方法等。
六、工作步骤
(一)2009年3-4月,成立编纂机构,制订编纂方案,召开会议启动《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开展编纂人员培训工作。
(二)2009年4-12月,完成《灾情志》、《抢险救灾志》、《医疗防疫志》、《赈灾志》卷资料收集整理、篇目审定、初稿编纂和总纂工作,将初审稿提交相关分卷编委会审定;2009年4月-2011年2月,完成《总述·大事记》、《灾后重建》、《人物》、《附录》卷资料收集整理、篇目报送、初稿编纂和总纂工作,将初审稿提交相关分卷编委会审定。
(三)2010年1-4月,完成《灾情》、《抢险救灾》、《医疗防疫》、《赈灾》卷审查验收工作,报省政府批准出版。2011年5-8月,完成《总述·大事记》、《灾后重建》、《人物》、《附录》卷审查验收工作,报省政府批准出版。
七、质量要求
全志质量总体要求是:观点正确,内容全面,资料翔实,特色鲜明,合乎志体,结构得当,记述准确,行文规范。
入志资料须具有全面性、真实性、系统性、权威性,注重选用第一手资料;体例科学、规范,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并用,以志为主;篇目设置符合“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要求,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特点突出,标题简明规范;全志记述准确,述而不论,寓褒贬于叙述之中,尽可能使用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图表要素齐全,主题明确,真实可靠,制作规范;行文按照全志编委会制定的《〈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行文规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