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一是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呈现网络化、可信化、服务化、工程化和体系化,对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渗透和带动力不断增强。软件交易方式由传统的购买软件许可转为通过网络服务收取服务费,网络软件技术服务增长迅猛,SaaS(软件即服务)、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成为发展趋势,并由此引起对各类安全软件和在安全方面具有优势的开源软件需求不断扩大。随着三网融合和3G通信的发展,移动终端软件开发和增值服务成为软件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同时将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移动通信、视频会议、客户资料等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下正在成为新的热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内需市场的进一步挖掘,将从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激发市场对各类软件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嵌入式软件、工业软件及各类软件服务成为发展重点。非核心业务流程的外包趋势明显,如BPO(业务流程外包)、KPO(知识流程外包)、BTO(商业转移外包)等,为软件业创造了新的机会,同时对提供软件外包服务企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
二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发展机遇。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各种数据表明,全球信息技术(IT)行业也受到较明显的影响,特别是与制造业关联紧密的嵌入式软件及各类应用软件产品负面影响更大。但金融危机情况下,软件产业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国内现有软件人才42.5万,未来3年缺口将达88.5万,特别是高层次软件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我省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当前,全球IT产业大幅裁员,欧美发达国家软件中高级人才失业率进一步增加,都为我省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就业、储备软件优秀人才创造了条件。为规避金融危机风险,国外公司选择将非核心、非主流业务外包,为我省软件外包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家投入4万亿元拉动内需市场,机场码头、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新农村建设陆续启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服务业蓬勃发展,为软件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软件产业振兴为目标,以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应用融合带动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共享资源库和公共技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实施重大专项,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应用成熟度,增强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研发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促进产用结合,支持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积极吸引国际人才、技术等资源,实现软件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努力使软件全方位覆盖到各区域、各领域和各行业,改善提升生产经营方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为全面提升我省经济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作出贡献。
(二)发展目标。
1.到2011年,我省软件产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幅30%以上,软件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左右,总体水平排名国内前列,成为我省重点支柱产业。
2.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在软件产业中的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11家软件产业园区成为主要软件聚集区。培育10个以上收入超过10亿元的大型软件企业,30个收入过亿元的软件企业,20个软件名牌产品。15%的软件企业通过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MMI)评估。
3.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得到突破,与国产支撑软件、国际主流支撑软件相匹配,实现一定的产业价值和规模,初步建立起包括中间件等支撑软件、应用开发平台、各类应用软件以及软件相关服务在内,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软件产业体系。
4.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关键领域采用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进一步扩大软件技术在农业领域、工业领域和服务业领域的应用。实现100亿元价值的软件产品与其他产业融合,带动500-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
三、发展重点
(一)基础支撑软件。以电子政务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大对自主基础软件的支持力度,依托省计算中心、浪潮齐鲁软件、山东大学、山东财政学院等重点单位加快发展开源软件、开发平台、面向服务的基础平台、构件库等支撑软件,依托中创软件等骨干企业以及中间件产业联盟加快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间件,提升国产软件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