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重点
(一)产业布局重点。
1.济南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以济南高新区为依托,以山东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所为技术支撑,建设我国最大的SiC(碳化硅)衬底材料和多种LED(发光二极管)、LD(激光二极管)外延片研发生产基地。实现SiC(碳化硅)衬底材料产业化,LED外延片由目前红、黄外延片生长,扩展到红、黄、蓝、绿各种颜色的外延片生长,产量由现在的每年9万片扩大到60万片,SiC(碳化硅)衬底的生产达到每年20万片。
2.青岛半导体背光源生产基地。以青岛海信为主体,组建山东半导体背光源有限公司,背光源产能达到20万套以上,使青岛成为我国重要的半导体背光源生产基地。
3.潍坊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以潍坊高新区为依托,以瑞森华光、中微光电子、潍坊华光新能等企业为主体,在产业链上,以各类LED(发光二极管)、LD(激光二极管)管芯制造为主体,向上游产业外延片研发生产发展,加快下游LED、LD封装及半导体照明灯产业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建设潍坊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4.济南、滨州LED显示屏生产基地。以济南、滨州现有企业为基础,整合资源,培植龙头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将其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LED和高清晰LED显示屏产业化基地。
(二)技术发展重点。加快发展SiC(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生长及其加工技术研发,功率型LED、LD管芯制备技术,蓝、绿、紫外GaN(氮化镓)LED外延材料生长技术,大功率芯片规模化封装技术,大功率LED封装材料和工艺,MOCVD(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又称外延炉)等外延生长、芯片加工设备研发,LED灯具系统设计及应用集成技术,太阳能/LED结合技术研究。
(三)产业发展重点。
1.打造一个技术支撑,培育一个龙头企业。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所为技术支撑,以山东瑞森华光光电子公司为龙头,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和产业龙头作用,实行更紧密的合作,瞄准国际技术发展前沿,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攻克瓶颈制约技术,实施一批产业化项目,加快规模膨胀,力争到2011年建成国内一流的半导体照明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
2.突破四个产业化关键技术。以山东瑞森华光光电子公司、山东华光光电子公司、中微光电子公司等为依托,重点突破碳化硅衬底材料及蓝光二极管的产业化技术,突破高亮度发光管外延片规模化生产技术,突破大功率发光管管芯制造及封装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技术,突破大功率白光制造与封装生产技术。
3.发展四大产业集群。一是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所的现有技术和人才为依托,以山东华光光电子公司为基础,发展扶持衬底及外延材料产业集群。二是以山东瑞森华光光电子公司、中微光电子公司、英克莱等企业为重点,发展大功率半导体发光管/激光器外延材料、管芯制备,尽快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芯片制造业集群。三是以中微光电子、瑞森华光、华光新能、威海东星、天一光电、英克莱等企业为重点,发展大功率发光器件封装产业集群。四是重点发展背光源、汽车、照明三大领域的技术,在路灯、景观照明、LED大屏幕显示、白光照明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政府引导与财政资金支持。把半导体照明作为引领未来增强经济竞争力的产业,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在外延材料及管芯制造、大功率发光器件封装、应用产品开发、应用项目等领域分别实施2-3个产业化示范工程,制定政府采购,城市、社区、公益设施应用示范等政策措施,促进半导体照明的推广应用。
(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半导体照明上游产业带动作用强,但存在风险,应以吸引风险投资为主,有条件的市可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进行引导。半导体照明的下游产业,要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以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投资为主,各级政府要通过制定有关优惠政策等方式引导下游低端产品的生产,推动行业发展。
(三)提高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加强产学研联合,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积极吸引省外、国外大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我省半导体照明企业设立实验室、研究机构和技术转化基地,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