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的实施意见
(温政发〔2009〕9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结合温州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按照中央关于“既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要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既要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要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要有利于扩大投资,又要有利于拉动消费;既要有利于保持经济增长势头,又要有利于深化各项改革”的总体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目标,坚持加大财政投入与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力量,重点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帮扶企业减负减困、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等8个方面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确保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1.加快启动投资。通过向上争取建设资金和项目审批支持,加快项目实施建设。2009年至2010年计划累计完成向上争取项目投资320亿元,重点建设投资450亿元,全社会投资1800亿元以上。向上争取的项目包括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障性安居工程6大类项目(见附件)。对列入向上争取项目计划中的重大建设项目,要建立推进机制,实行专人负责,落实工作责任,细化进度安排,并按照上下对口原则,做好向上级部门的汇报、衔接和争取工作。
2.推进一批重大基础性项目。加快上报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工程温州段、104国道温州西过境段改线工程、乐清湾港区一期、500千伏电力网架等项目。抓紧催批温州永强机场飞行区扩建、浙能乐清电厂二期、苍南电厂、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77省道延伸线龙湾至洞头段、雁楠公路、平阳顺溪水利枢纽等项目,积极推进瓯海大道及西部交通网、保障性安居工程、温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半岛起步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央企推进温州天然气主干网、东海油气开发项目,争取2010年开工。加快建成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和半岛浅滩一期等围垦项目。开展龙丽温高速温州段、温州铁路西进通道、温州城市轨道交通、温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3.加快启动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服务业方面,围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金融、现代商贸、楼宇(总部)经济、创意研发6大重点行业,聚焦“三区”、强镇、沿海、滨江、塘河服务业集聚区,构建先进制造业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商务服务中心等一批综合服务平台。抓好双屿、潘桥等现代物流园区与瓯江旅游度假区、旅游接待设施等项目,争取粮食物流等服务业项目获得国债支持。先进制造业方面,重点推进1.5兆瓦风电装备、重大机械装备、船舶修造与配套装备、高技术阀门、自主品牌汽摩配等领域项目和技术领先、市场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项目。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和“创新强工”项目的开工、落地和筛选储备,着力推进已供地未进场项目开工建设和续建项目的竣工投产。积极实施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项目,大力推进企业“零土地”技改。加快实施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政策并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合力帮扶企业减负减困。
4.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促进产业投资、推进技术创新;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政府关于取消或暂停征收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规定,减轻企业负担。继续做好企业“三新”研发费用50%加计扣除,或按无形资产成本150%摊销工作。按省物价局要求,降低工商、劳动保障、环保等部门所属机构涉企服务收费标准。落实特殊困难企业税款延期缴纳3个月的政策,明确税款延期缴纳的申请条件和操作程序并做好宣传工作。对拨付企业的各类政府奖励扶持资金,符合税法规定的免交企业所得税。对出口企业印花税,按实际签订的外销合同计征。做好出口退税调整,企业社会保险费2009年停收1个月,适当下浮企业社会保险费缴纳比例,做好特别困难企业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水利建设专项基金减免等相关工作,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确保对企业的罚款、收费比上年有明显下降。
5.推动优势民营企业兼并重组。出台专项鼓励政策,在规划、土地、项目审批与财税、价格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支持汽摩配、合成革等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及龙头企业的整合提升,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发挥中小企业经营灵活的优势,加强与优势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合作。鼓励企业控成本、优结构、提质量、拓市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重点推进服装、电器等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围绕品牌配置资源、做大做强。
6.帮助企业筹措资金。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财政专项资金、开放型经济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科技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明确市、区各部门审核流转时间,分清责任并及时完成审核,除开放型经济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在今年二季度前到位外,其余要在今年一季度前到位。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对连续2年未使用完毕形成的专项资金节余予以收回并统筹安排,调整用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帮助企业减负。围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财政资金以补助、贴息等方式支持“创新强工”企业、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市场前景好但暂时有困难的成长型企业融资,简化融资担保手续;完善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机制,创新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村镇银行设立、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试点工作;近期举办银行和政府投资项目、重点企业的系列对接活动。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争取开展再担保试点。对代表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符合产业导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积极做好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