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重点
(一)优化产品结构。
1.重型车。支持中国重汽、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北方奔驰蓬莱分公司等重型车企业,提升大吨位重型车的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使其成为国内重要研发、生产基地,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整车出口规模。到2011年,整车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10%以上,重型、中型汽车生产能力提高到25万辆,继续保持我省重型汽车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2.轻型车。支持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山东凯马、唐骏欧铃、时风集团、五征集团、山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轻型车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以中档车型为主,兼顾高档和低档,开发适合城乡市场需求的多功能车、专用车和客车,形成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把轻型车做强做大。到2011年,轻型、微型汽车的年产能力达到80万辆。
3.轿车。支持上海通用东岳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华泰汽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坚持走合资合作的道路,加快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进一步提升经济型轿车的技术含量。加快开发和生产1.6升以下排气量经济型轿车,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济南吉利、青年汽车工业园区建设,争取早日投产。
4.客车。支持中通客车、舒驰客车、齐鲁客车等企业客车研发和生产。加快发展大中型豪华客车、BRT城市快速公交车和新能源客车,实现产业化。积极开发客车智能底盘系统,加强底盘匹配技术研究,提高车辆的安全性、驾驶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到2011年,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辆。
5.专用车。支持中集集团、重汽青专、临清迅力、山东东岳、重汽五岳、蓬翔汽车、中通汽车工业集团、泰安航天、青特集团以及军队在鲁等企业,按照“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提高优势产品的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大力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专用车产品。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专用车生产质量和效率,推广专用车轻量化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实现专用车行业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新跨越。重点发展高等级公路运输车、城市环卫车、市政作业车、公路维护车、机场用车、油田特种车、医疗卫生用车和军用车等专用车。大力促进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尽快形成若干生产规模大、产品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的专用汽车产业集群,达到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形成规模效益的目标。
6.发动机及零部件。支持潍柴动力、盟威集团、义和车桥、天润曲轴、首钢电装、华源莱动、省汽车集团、兴民车轮、海通车桥、金麒麟集团、青特集团、鲁达轿车配件等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围绕整车配套,实施“新、特、优”工程,面向国内外市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汽车零部件配套服务体系。抓住国内重型车市场快速增长和大功率柴油机需求量大的有利时机,搞好产品升级换代,促使其向“高性能、低排放、宽系列、多品种”方向发展。通过兼并重组扩大生产规模,使潍柴动力发展成为国际重型车、工程机械、船舶柴油机的重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