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拓展运输服务功能。着力构建由快速客运、干线客运、农村客运、旅游客运、出租客运、租赁客运等多层次客运网络体系。鼓励重点企业积极发展新兴客运服务形式,提升客运服务品质,向社会提供高品质、多层次的客运服务。充分利用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网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城市间直达班车客运,逐步实现合肥与周边中心城市形成1至2小时的交通圈;以高档客车和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发高档商务旅行客运服务品牌;推广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营模式。进一步加快航空运输市场发展,多开航线、加密航班、多增运力,大力帮助和引导航空公司在合肥、黄山等机场新设飞机过夜基地或分(子)公司。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订票、班次信息公告、旅途通信、气象、道路通阻、多媒体娱乐等方面提高便捷的服务。
(十)培育新兴服务产品。鼓励重点企业构建行包快递联盟,开展小件快递运输。鼓励发展汽车租赁、城市配送、定线旅游客运、农副产品物流加工和配送等新型运输服务形式,发展连锁化、网络化、品牌化等现代维修经营形式,满足社会对交通运输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拓展运输企业服务领域。
四、积极优化运输企业发展环境
(十一)继续完善运输政策法规体系。继续加大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法规的贯彻力度,加快配套规章、办法的制订,健全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加强运输产业政策研究,适时修订相关政策,完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十二)合理配置各种运输方式布局。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要以高速公路、航线航班和快速铁路为主,构筑综合交通运输网主骨架,畅通省内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和主要港口等运输枢纽的连接,调整优化公铁水空等各类交通网络的规模、容量,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快速中转、无缝衔接和零换乘。
(十三)加快运输站场和邮政枢纽建设。机场、铁路、公路、港口等运输站场和邮政枢纽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其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客货运输站场、物流结点的布局规划,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和服务能力。优化运输网络布局,构建合肥国家区域物流中心,并鼓励其他设区的市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以及所处区位和地理优势,构建不同类型的区域物流中心。充分发挥水路运输的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港口结构,整合港口资源和功能,加快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水运建设,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