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快农村公共设施建设。2009年新建农村公路2000公里,实现75%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2012年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扩大农村通公交车的覆盖面,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加快危房危窑改造、塞上农民新居和旧村整治改造建设,2009年新建示范村20个,改造整治旧村200个,完成危房危窑改造5万户。加快沿黄城市群建设,建设一批特色中心镇,增强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完善村庄建设规划。
4.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农村环保工作,扩大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试点。大力实施“清洁家园”行动,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全面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状况和人居环境。加快“一池三改”,加快建立农村垃圾处理体制,依法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支持发展太阳能等新型能源。2009年村庄环境综合整治50个,建设农村户用沼气6万口。到2010年初步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面源污染得到控制,一批村庄达到自治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标准。到2012年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适宜发展沼气的农户普及率达到45%。
七、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1.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按照“一个特色优势产业、一套研发推广服务团队”的思路,到2012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体系。培育建立一批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组建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兴建一批有规模、带动能力强的科技型企业,创建一批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业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加大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重点实施“5183”科技工程。深入实施科特派创业行动,推广企业+科技人员+农户的科技服务模式。完善以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导,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及科技特派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等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培育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到2012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
2.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强化市场体系、冷链体系和产销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双百市场工程”和“三新工程”建设。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和高标准的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建设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定期公布农产品信息。加快标准化农家店和农村连锁经营店建设,构建农村市场流通服务网络。全面推进“绿色通道”建设,尽快形成集农产品销售、冷藏、运输、配送、保鲜和超市供应一体化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2009年建设6个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20个配套冷链体系,在全国重点城市设立50个农产品外销窗口。到2012年在全区建设和改造农家店3600个,物流配送中心80个,标准化农产品市场15个,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15个。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大力实施“家电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