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作举措
(一)打造艺术精品。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倡导创新精神,重点扶持我市戏剧、音乐舞蹈、摄影、版画、书法创作等五大创作群体的发展,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宜春特色、群众喜闻乐见、流传久远的精品力作。切实办好宜春市文化艺术节,全力推动我市的艺术精品创作。2009年,重点将采茶戏《麻烦村趣事》打造成舞台艺术品牌。
(二)保护开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加大我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充分挖掘禅文化资源,不断丰富禅文化内涵,加强禅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捆绑全市禅宗文化遗址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健全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体系,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省、国家保护名录。在有效保护的前题下,充分利用文化遗产的价值,突显地方特性,形成产业运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三)发展县域特色文化。巩固现有的县域文化特色,不断充实内涵,扩大规模,壮大队伍,提升水平。积极发掘宜春版画、袁州三星鼓和评话、樟树剪纸、丰城书法、靖安诗词、奉新农民画和奇石、高安采茶戏、上高农民摄影、宜丰根雕笋壳画、铜鼓漫画、万载傩舞和得胜鼓等特色文化潜力,培育基层文化人才,力创县域文化特色。
(四)巩固发展农村文化。深入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一村一品”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和管理,巩固和完善乡、村文化网络。在原有每个县(市、区)10个“一村一品”试点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品牌文化,2009年各县(市、区)至少再增加10个项目,形成以农村特色文化村的“样板”村和品牌村为代表农村文化活动品牌。
(五)推进文化信息化建设。加快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自动化工程建设,重点完善市级中心建设,实现图书馆新书书目资源发布上网的目标,使读者经过电子阅览室检索和阅读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单位的文献资源。推广高安市试点经验,逐步扩大建立县乡村三级基层文化服务点的覆盖面,争取早日实现县、乡、村三级文化资源共享。
(六)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市博物馆新馆等一批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风貌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改造升级现有文化设施,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覆盖面广的城市文化设施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各县(市、区)也要加快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夯实文化发展基础。
(七)培植文化产业基地。因地制宜,重点建设有发展潜质和良好导向的文化产业区块,形成集聚和示范效应。扶持民间艺术特别是手工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开发民间艺术产业,努力形成以天工开物园、奉新潦河奇石、樟树剪纸、靖安竹雕、宜丰笋壳画、万载红土地艺术馆、高安大城文化产业园和铜鼓、万载红色旅游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