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整合基层各类卫生资源,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健全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加强相关实验室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提高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等监测、检测和处置能力。完善食品安全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点、外来动植物检验检疫和应急处理能力建设,突出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五)加强社会安全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救援保障机制,及时妥善地化解各类矛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在重点地区和单位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并扩大覆盖面,及时掌握社会安全稳定情况。加强对机场、铁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警戒,配备先进的检查装备和监测设备,提高反爆炸、反劫机、反恐怖袭击的能力。
(六)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以社区、乡村(苏木、嘎查)、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为重点,逐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社区要针对群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重点加强防范措施的落实和应急知识的普及;乡村(苏木、嘎查)要突出抓好应急组织建设,进一步明确乡级村级组织负责人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下大力气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特别是在民宅建设方面要强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在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应急防护知识教育和普及,增强师生公共安全意识;企业特别是高危企业要强化隐患排查和治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适时组织有针对性的演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按照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及专业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职责关系。适应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完善应急决策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全面加强各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及专家组建设,机构级别和人员编制要与承担的任务相适应,保证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落实。注重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的综合协调机制,在预防和应急过程中打破部门界限,衔接、统筹、调动各种资源,尽可能减少应急处置的指挥层级,缩短信息传递链条,实现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二)形成协调有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第一,健全隐患排查监控机制,依法落实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基层组织和单位突发事件隐患排查的监控责任,建立完善对各类隐患的排查、登记、评估、检查和监控制度,并根据情况及时予以公告。对所有隐患提出明确的整改措施,在短期内可以整改的,要立即整改、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订应急预案并限期整改。制定科学的风险隐患分级分类标准,建立突发事件隐患数据库系统,完善动态监控机制。第二,强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及衍生规律的研究,提高综合监测和预警水平。加大装备建设投入,完善监测预警网络。针对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和信息发布对象,明确发布渠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手段,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同时,统筹考虑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需要,建设统一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重点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第三,完善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健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加强信息筛选审核,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信息不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第四,加强军地、部门、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强化应急处理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作用,完善各成员单位间的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队伍及救援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第五,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形成强大的应急管理社会动员能力,依靠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及公民在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紧急情况下社会物资、运输工具等的征用和补偿办法。第六,健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工作,健全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制度。按照及时主动、公开透明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互联网在突发事件中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完善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