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技术指南(2009年试行版)的通知

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技术指南(2009年试行版)的通知
(鲁卫中发〔2009〕2号)


各市卫生局,大企业卫生处,省(部)属医疗机构:
  为进一步做好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工作,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促进疾病控制,根据今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和特点,我厅组织专家制定了《山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技术指南2009年试行版》,现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二00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山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技术指南
(2009年试行版)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手、足、口腔及肛门等部位疱疹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以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预后大多良好,少数可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甚或引起死亡。
  手足口病为现代医学病名,根据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湿温”范畴。发病原因为感受湿热疫毒,湿热疫毒由口鼻而入,侵袭肺脾,肺卫失宣,脾失健运,故发病初起可见发热、咳嗽、流涕、纳呆、泄泻等。肺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水湿,主四肢,开窍于口。湿热疫毒入里化热,蕴于肺脾,肺失通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热相搏,上熏口腔,外蒸肌肤,故口腔粘膜、手足肌肤发生疱疹。病情严重者常因邪毒内陷心肝或湿热留滞于心而出现高热神昏、抽搐或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甚则因阴损及阳,心阳虚衰而危及生命。本病后期,因邪祛正衰而出现疹后阴伤,肺脾气虚等证。
  一、流行病学
  ㈠传染源:本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㈡传播途径: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㈢易感人群: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