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介发布2009年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的通知

  特征特性:白花、棕毛,卵圆形叶,有限结荚习性。平均生育期108天,株高74.1厘米,有效分枝2.2个,单株有效荚数49.2个,单株粒数86.1个,百粒重17.7克。种皮黄色,浅褐脐,扁椭圆粒。 抗病、抗倒伏性好。平均粗蛋白含量39.44%,粗脂肪含量22.12%。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了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52千克,比对照种鲁豆11号增产7.86%(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190.64千克,,比对照种鲁豆11号增产7.55%。2003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6.94千克,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8.20%。
  栽培技术要点:1.密度:一般留苗1.5-1.7万株/亩,2.抢墒或造墒播种,保证全苗。分枝期、花荚期、鼓粒期遇旱浇水。3.适于肥地和较肥地种植。苗期、初花期每亩追施磷酸二铵或复合肥10-20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平原、山东中南部地区夏播种植。
  2.菏豆13号
  原代号(名称):菏99-6
  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5]031号。2005年审定。
  育种单位:菏泽市农科院
  选育过程:以95-1为母本,豫豆8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晚熟夏大豆品种,生育期105天,比对照鲁豆11号晚熟6天,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67.1厘米,有效分枝1.5个,主茎15节,单株粒数75.8粒,圆叶、紫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褐色,百粒重23.3克,落叶、抗倒伏、不裂荚。田间抗病性调查:花叶病毒病较轻。2003-2004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济南)检测(干基):蛋白质40.38%、脂肪19.18%。
  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2-2003年全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2.1千克,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4.8%;鲁南、鲁中片平均亩产189.2千克,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9.3%。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2.27千克,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9.84%。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上中旬播种,适宜密度1.5-2万株/亩,开花、结荚期注意防旱排涝,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范围:在鲁南、鲁西南、鲁中地区推广利用。
  3.菏豆14号
  原代号:菏96-8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34号。2006年审定。
  育种单位:菏泽市农科院。
  品种来源:菏84-5与美国9号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中晚熟,生育期105天(比对照鲁豆11号晚熟5天),亚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89.7厘米,抗倒伏。有效分枝1.6个,主茎17.7节,单株粒数70.5粒,圆叶、白花、灰毛、落叶、不裂荚、籽粒椭圆型,种皮黄色,脐褐色,百粒重19.7克。田间调查花叶病毒病发病较轻。2003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干基):蛋白质含量38.6%,脂肪含量21.3%;2005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检测(干基):蛋白质含量39.4%,脂肪含量20.7%。
  产量表现:在2003-2004年全省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85.4千克,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7.86%,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9.5千克,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16.7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1.5万株/亩,麦收后抢茬直播,早间苗定苗,及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初花期看苗施肥,花荚期保证肥水供应。
  适宜范围:在鲁南、鲁西南、鲁北、鲁西北、鲁中地区作为夏大豆品种推广利用。
  4.菏豆15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26号
  育种者:菏泽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为郑100与菏95-1杂交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属中熟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108天,比对照鲁豆11号晚熟11天。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83厘米,有效分枝2.1个,主茎16.5节,单株粒数75.6粒,圆叶、紫花、灰毛、落叶、不裂荚,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褐色,百粒重21.1克,花叶病毒病较轻。2004年、2006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干基):平均蛋白质39.95%、脂肪17.9%。
  产量表现:在2004-2005年全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亩产191.4公斤,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11.3%;在2006年生产试验中,亩产174.1公斤,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4.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亩10000-150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鲁南、鲁西南、鲁中、鲁西北地区作为夏大豆品种推广利用。
  5.山宁12号
  原代号:JN9843-06
  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5]032号。2005年审定。
  育种单位:济宁市农科院、济宁市益农高新农技事务所
  选育过程:以[(早熟巨丰×中遗特大粒)F2×齐丰850]F1为母本,豆交74(山宁3号×AGS129)作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夏大豆,生育期101天,比对照鲁豆11号晚熟2天,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79.9厘米,有效分枝1.6个,主茎16.8节,单株粒数77.8粒,长叶、紫花、灰毛、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脐浅褐色,百粒重17.2克,落叶、抗倒伏、不裂荚。田间抗病性调查:花叶病毒病较轻。2003-2004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济南)检测(干基):蛋白质40.38%、脂肪20.74%。
  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2-2003年全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9.9千克,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3.6%;鲁南、鲁中片平均亩产189.15千克,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9.27%。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7.16千克,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6.58%。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上中旬播种,适宜密度1.5-1.8万株/亩,花荚期注意防旱排涝,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范围:在鲁南、鲁西南、鲁中地区推广利用。
  6.高丰1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5]033号。2005年审定。
  育种单位:金乡大豆研究协会、济宁市农科院
  选育过程:以7627为母本,7512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晚熟夏大豆高油品种,生育期106天,比对照鲁豆11号晚熟7天,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108.9厘米,有效分枝1.1个,主茎17.4节,单株粒数74.7粒。叶圆形、白花、棕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黑色,百粒重16.73克,落叶、不裂荚。田间抗病性调查:花叶病毒病较轻。2003-2004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济南)检测(干基):蛋白质38.57%、脂肪21.58%。
  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2-2003年全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6.2千克,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1.58%;鲁南、鲁中片平均亩产179.4千克,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3.6%。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0.44千克,比对照鲁豆11增产8.67%,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底肥,6月上中旬播种,适宜密度1.2-1.5万株/亩,花荚期注意防旱排涝,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范围:在鲁南、鲁西南地区推广利用。

  五、花生品种
  (一)大花生品种
  1.花育22号
  原代号(名称):花20-1
  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16号。2003年审定。
  育种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选育过程:以8014为母本,60Сo250Gy辐照海花1号干种子M1代为父本,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疏枝型早熟大花生,株型直立,叶色灰绿,结果集中,生育期130天左右,抗病性及抗旱耐涝性中等。主茎高35.6厘米,侧枝长40.0厘米,总分枝9条,单株结果13.8个,单株生产力18.8克。品种属中间型,荚果普通型,果较大,网纹粗,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金黄色,百果重245.9克,百仁重100.7克,千克果数573个,千克仁数1108个,出米率71.0%。脂肪含量49.2%、蛋白质24.3%、油酸51.73%、亚油酸30.25%,O/L值为1.71。
  产量表现:该品种在2000-2001年全省花生新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330.1千克,籽仁235.4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6%和4.9%,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72.2千克,籽仁268.9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8%和7.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土种植,种植密度每亩9000-11000穴。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2.丰花1号
  原代号(名称):农大516
  审定(登记)编号:鲁农审字[2001]017号
  育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选育过程:组合为蓬莱一窝猴/海花1号,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普通型大花生,生长势较强,生育期133天,主茎高44.7厘米,侧枝长49.8厘米,总分枝9.4条,叶倒卵形,连续开花习性,单株结果16.5个,单株生产力24.1克,百果重240.8克,百仁重98.4克,千克果数547.6个,千克仁数1235.8个,出米率71.0%。2000年统一取样测定品质,结果为粗蛋白含量23.0%,粗脂肪含量49.9%,油酸/亚油酸比值1.11。
  产量表现:该品种在1998-1999年全省大花生组区域试验中,两年21个点次平均亩产荚果384.18千克,籽仁271.62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2.87%和11.68%,均居第一位.2000年生产试验,全省6个点次平均亩产荚果372.35千克,籽仁266.18千克,分别比鲁花11号增产16.82%和16.77%,居第一位。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春播,夏直播盖膜,麦田套种等种植形式。适宜密度7000-10000墩/亩,每墩2株。施肥以磷肥为主,辅以氮肥。后期注意防治叶斑病。因后期保叶性能好,应根据荚果发育进程及时收获。
  适宜地区:可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普通型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3.丰花3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13号。2003年审定。
  育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选育过程:以花17为母本,蓬莱一窝猴为父本杂交,一代(F1)种子经60Coγ射线2万伦琴辐射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疏枝型早熟大花生,株型直立紧凑,叶色深绿,生长势强,生育期130天左右,抗病性及抗旱耐涝性中等,适应性广。主茎高42.6厘米,侧枝长48.1厘米,总分枝8条,单株结果14.5个,单株生产力19.3克。品种属中间型,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桔黄色,百果重218.3克,百仁重92.95克,千克果数658个,千克仁数1208个,出米率73.4%。统一取样(风干样品)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定品质,脂肪含量48.5%、蛋白质23.8%、油酸51.58%、亚油酸30.32%,O/L值为1.70。
  产量表现:该品种在2000-2001年全省花生新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347.0千克,籽仁254.9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3.0%和13.6%;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84.3千克,籽仁283.8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2.5%和13.4%。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夏直播覆膜、麦田套种均可,适宜密度每亩9000-10000穴。施肥以磷肥为主,辅以氮肥。后期注意防治叶斑病。其它管理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4.丰花5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5]035号。2005年审定。
  育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选育过程:以(徐州68-4×不结瘤系)F1种子经60Coγ射线2万伦琴辐射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早熟直立大花生,生育期129天;株型紧凑,疏枝型,连续开花,主茎高35.5厘米,侧枝长40.9厘米,总分枝9条;单株结果18个,单株生产力21克,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淡黄色,百果重217.4克,百仁重92克,千克果数621个,千克仁数1365个,出米率72.9%。区域试验田间调查:较抗枯萎病、病毒病,抗叶斑病、锈病一般,抗旱、耐涝性中等。2003年取样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定品质(干基):蛋白质23.91%,脂肪50.9%,水分5.3%,油酸50%,亚油酸31.13%,O/L比值1.6。
  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2-2003年全省花生大粒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46.22千克、籽仁254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32%和9.43%;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24.6千克、籽仁235.5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1%和8.9%。
  栽培技术要点:种植密度每亩8000-10000穴,每穴播两粒。宜重施有机肥和磷肥,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化控防倒伏。
  适宜范围: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播、麦套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5.潍花8号
  原代号(名称):潍9834
  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14号。2003年审定。
  育种单位:潍坊市农科院
  选育过程:以(79266×鲁花11号)F1与鲁花11号回交,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疏枝型早熟大花生,株型直立,叶色深绿,结果集中。生育期129天左右,抗旱性较强,抗病性中等,耐涝性一般。主茎高41.3厘米,侧枝长46.6厘米,总分枝7条,单株结果13.8个。品种属中间型,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淡黄色,百果重228.3克,百仁重95.9克,千克果数598个,千克仁数1192个,出米率74.1%。脂肪含量47.5%、蛋白质23.2%、油酸50.49%、亚油酸31.53%,O/L值为1.60。
  产量表现:该品种在2000-2001年全省花生新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346.7千克,籽仁256.7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3.0%和14.4%,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76.9千克,籽仁281.5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0.2%和12.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中上等肥力排灌条件良好的生茬地种植。春播、夏直播覆膜、麦田套种均可,春播适宜密度每亩9000穴左右,夏播每亩11000穴左右,注意防治叶斑病。其它管理同一般大田。成熟后及时收获。
  适宜范围: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6.潍花6号
  原代号(名称):潍90-1
  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1]018号。2001年审定。
  育种单位:潍坊市农科院
  选育过程:79266/鲁花11号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普通型中熟大花生,生育期131天,主茎高50.1厘米,侧枝长55.3厘米,总分枝数6.8条,单株结果16.3个,单株生产力22.2克,籽仁椭圆形,百果重238.7克,百仁重102.7克,千克果数588.3个,千克仁数1151.9个,出米率73.1%。2000年统一取样测定品质,结果为:粗蛋白含量23.3%,粗脂肪47.9%,油酸/亚油酸比值1.75。
  产量表现:在1998-1999年全省大花生组区域试验中,两年21个点次平均亩产荚果365.56千克,籽仁266.06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471%和9.39%,均居第二位。2000年生产试验,全省6个点次平均亩产荚果352.11千克,籽仁257.08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0.51%和12.77%,居第二位。
  栽培技术要点:春夏播均可,尤适于麦田套种和早茬夏直播,选择中上等肥力的生茬地,进行覆膜栽培更能发挥高产潜力。施肥应轻氮重磷钾。适宜密度:春播1.8万株/亩,夏播2.0万株/亩,单双粒播种均可。生育中后期适时进行化控和防治叶斑病,成熟后及时收获,防止发芽、烂果。
  适宜范围:可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普通型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7.花育25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31号
  育种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为鲁花14号与花选1号杂交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属普通型大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129天,株型紧凑,疏枝型,抗倒伏性一般,主茎高46.5厘米,侧枝长49厘米,总分枝9条;单株结果15个,单株生产力20克,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百果重239克,百仁重98克,千克果数571个,千克仁数1234个,出米率73.5%。种子休眠性强,抗旱性较强,耐涝性中等,中抗叶斑病。2004年取样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干基):蛋白质25.2%,脂肪48.6%,水分6%,油酸41.8%,亚油酸38.2%,O/L比值1.09。
  产量表现:在2004-2005年全省大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亩产荚果319.8千克、籽仁232.5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3%和9.4%;在2006年生产试验中,亩产荚果327.6千克,籽仁240.9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0.9%和12.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亩10000-12000穴,每穴播两粒。注意化控防倒伏。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直播或麦田套种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8.科花1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31号。2008年审定。
  育种单位:莒南县科源花生研究所。
  品种来源:系徐州68-4变异株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属特大果普通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4天;株型紧凑,疏枝型,连续开花,主茎高51.8厘米,侧枝长56.1米,总分枝12条;单株结果14个,单株生产力21克,荚果普通型,籽仁长椭圆形,种皮浅红色,百果重290克,百仁重107.3克,千克果数455个,千克仁数1063个,出米率67.9%。抗旱及耐涝性中等。2005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蛋白质25.9%,脂肪51.2%,油酸41.7%,亚油酸38.2%,O/L比值1.09。2007年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网斑病病情指数45.1%,褐斑病病情指数20.2%。
  产量表现:在2005-2006年全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荚果340.79千克、籽仁231.5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9%和1.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33.84千克、籽仁233.51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9.38%和6.58%。
  栽培技术要点:适合中等以上肥力的沙壤或壤土地块春播,大垄双行地膜覆盖,亩播6500-7500墩,每墩播2粒。重施有机肥和磷肥,中后期适时防治花生病虫害,搞好叶面追肥,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二)小花生品种
  9.丰花4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17号。2003年审定。
  育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选育过程:以白沙1016与A596杂交一代(F1)种子,经60COγ射线2万伦琴辐射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疏枝早熟珍珠豆型小花生,株型直立,叶色浅绿,结果集中,生育期124天,抗病性及抗旱耐涝性中等。主茎高36.7厘米,侧枝长41.4厘米,总分枝8条,单株结果14.3个,单株生产力15.9克。品种属中间型,荚果茧形,籽仁桃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浅黄色,百果重175.8克,百仁重71.5克,千克果数799个,千克仁数1592个,出米率73.2%。脂肪含量47.0%、蛋白质26.7%、油酸42.64%、亚油酸38.32%,O/L值为1.1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每亩9000-10000穴,每穴两株。施肥以磷肥为主,辅以氮肥。后期注意防治叶斑病。
  适宜范围: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小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10.花育20号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2015。2002年审定。
  选育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品种来源:8644~6×优早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早熟直立“旭日型”出口小花生品种,夏播生育期114天左右。疏枝型,主茎高36.6厘米,侧枝长40.5厘米,总分枝7~9条,结果枝6条左右,单株结果数10.3个,株丛矮且直立,紧凑,节间短,抗倒伏,叶色浓绿,连续开花,开花量大,结实率高,双仁果率一般占95%以上,果柄短,不易落果,荚果普通型,百果重173.8克,百仁重68.6克,出米率73.3%。脂肪含量50.01%;油酸亚油酸比值1.08。对根腐病、黄花叶病毒病、叶斑病的抗性比对照白沙1016高,抗倒性强。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在全国(北方片)夏播出口小花生组品种区试中,平均亩产荚果224.76千克,较对照白沙1016增产15.18%;籽仁164.21千克,籽仁比对照1016增产19.71%。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58.12千克,籽仁188.63千克,分别较对照增产15.16%和15.29%。
  栽培技术要点:1、早播,适时收获,以充分发挥该品种后期绿叶保持时间长、不早衰的特点。2、株型直立,紧凑、分枝少、结果集中,适于密植,夏播每亩11000-12000穴,每穴均播两粒。3、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看苗追肥,确保苗齐苗壮。4、及时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旱排涝。5、及时喷药防治虫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该品种适于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辽宁、江苏等小花生产区种植。
  11.丰花6号
  审定编号: 鲁农审字[2005]036号。2005年审定。
  育种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选育过程: 以(缅甸花生×白沙1016)F1种子经60Coγ射线2万伦琴辐射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早熟直立小花生,生育期129天;株型紧凑,疏枝型,连续开花,主茎高35.5厘米,侧枝长40厘米,总分枝8条;单株结果16个,单株生产力17克,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淡黄色,百果重180.3克,百仁重76.4克,千克果数753个,千克仁数1632个,出米率74.4%。区域试验田间调查:抗病性一般,抗旱、耐涝性中等。2003年取样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定品质(干基):蛋白质25.48%,脂肪51.7%,水分5.5%,油酸41.71%,亚油酸38.38%,O/L比值1.08。
  区域试验: 该品种参加了2002-2003年全省花生小粒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306.36千克、籽仁225.42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11.23%和11.76%;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53.8千克、籽仁183.6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11.66%和12.57%。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每亩10000-12000穴,每穴播两粒。重施有机肥和磷肥,其它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地区: 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播、麦套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12.潍花9号
  审定编号: 鲁农审2008034。
  育种单位: 潍坊农科院
  品种来源: 常规品种.系鲁花13号与潍1561杂交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 春播生育期120天;株型直立,疏枝型,连续开花,主茎高34.3厘米,侧枝长37.9厘米,总分枝6条;单株结果14个,荚果蚕茧型,籽仁桃形,种皮粉红色,百果重184.2克,百仁重76.6克,千克果数750个,千克仁数1718个,出米率75%。区域试验田间调查:抗病性一般,抗旱、耐涝性中等。2008年取样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定品质(干基):蛋白质24.0%,脂肪47.9%,油酸41.4%,亚油酸36.8%,O/L比值1.13。
  产量表现: 该品种在2003-2004年国家(北方区)花生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荚果243.8公斤、籽仁178.4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16.0%和17.2%;2007年全省花生小粒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273.0公斤、籽仁196.5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19.7%和19.9%。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