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介发布2009年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的通知
(鲁农科教字〔2009〕8号)
各市农业局(农委)、农科院(所),省农科院、农业高等院校和厅属有关单位:
为加快我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省农业厅、科技厅在全省广泛征集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的基础上,经专家筛选论证,确定2009年主推技术40项和主导品种80个,现予推介发布。
请各地结合实际,加强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的应用指导和宣传,切实增强先进技术成果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
附件:1.2009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一览表
2.2009年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内容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日
附件1:2009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一览表
类别
| 主推技术
| 主导品种
|
粮食类
| 小麦
6项
| 1.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2.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3.小麦-玉米垄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4.旱地小麦早、深、平增产节水栽培技术
5.小麦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6.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 (一)强筋品种: 济麦20号、烟农19号、济南17号、洲元9369
(二)中大穗品种:临麦2号、临麦4号、泰山9818、汶农6号、聊麦18、泰农18
(三)多穗型品种:济麦22号、良星99、济麦19号、烟农24号、泰山23号、山农15、青丰1号、良星66
(四)旱地品种:青麦6号、烟农21号、山农16
(五)晚播早熟类型品种:济宁16
|
玉米
4项
| 7.夏玉米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
8.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
9.夏玉米高产简化栽培技术
10.鲜食玉米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 (一)夏玉米品种:郑单958、鲁单981、鲁单984、浚单20、聊玉18号、金海5号、鲁单9002、登海11号、登海3622、登海6213号、泰玉14号、天泰10号、莱农14号、LN3、齐单1号、淄玉14号、天泰58、谷育178、金海702
(二)春玉米品种:丹玉86、农大108、东单60号
|
其他
2项
| 11.优质鲜食甘薯配套栽培技术
12.夏大豆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 水稻品种:
(一)普通品种:临稻10号、临稻11号、阳光200、圣稻13、圣稻15
(二)香稻品种:香粳9407
大豆品种:齐黄31、菏豆13号、菏豆14号、菏豆15号、山宁12号、高丰1号
|
油料纤维类
| 花生
3项
| 13.两熟制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4.花生优质安全标准化种植技术
15.花生高产优质增效栽培技术
| (一)大花生品种:花育22号、丰花1号、丰花3号、丰花5号、潍花8号、潍花6号、花育25号、科花1号
(二)小花生品种:丰花4号、花育20号、丰花6号、潍花9号
|
棉花
3项
| 16.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
17.抗虫杂交棉高产增效栽培技术
18.抗虫棉防早衰丰产栽培技术
| (一)中熟杂交品种:鲁棉研15号、鲁RH-1、鲁棉研24号、鲁棉研25号
(二)中熟常规品种:鲁棉研28号、鲁棉研21号、鲁棉研22号、鲁棉研29号、银瑞361、晋棉38、鑫秋1号
(三)早熟常规品种:鲁棉研19号
|
蔬菜类
| 瓜菜
6项
| 19.日光温室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20.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21.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
22.马铃薯早熟、丰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23.生姜新品种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24.日光温室茄果类蔬菜嫁接栽培技术
| |
食用菌
1项
| 25.杏鲍菇、双孢菇高效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 |
果茶类
| 果树
5项
| 26.果园贮水节水灌溉技术
27.苹果安全生产配套技术
28.苹果树弱势复壮及密植园改造技术
29. 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
30.果树设施栽培新技术
| |
茶叶
1项
| 31. 茶树越冬防护及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
| |
其他类
7项
| 32.果蔬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33.设施蔬菜及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
34.农田节水与旱作农业技术
35.农作物秸秆沼气技术
36.新型包膜控释肥施用技术
37.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8.农作物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 |
应急技术
2项
| 39.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控技术
40.小麦冬春控旺防冻防倒综合配套技术
| |
附件2:
2009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内容
山东省农业厅
山东省科技厅
二〇〇九年三月
目录
第一部分 主推技术
粮食类
一、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二、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三、小麦-玉米垄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四、旱地小麦早、深、平增产节水栽培技术
五、小麦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六、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七、夏玉米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
八、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
九、夏玉米高产简化栽培技术
十、鲜食玉米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十一、优质鲜食甘薯配套栽培技术
十二、夏大豆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油料纤维类
十三、两熟制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十四、 花生优质安全标准化种植技术
十五、花生高产优质增效栽培技术
十六、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
十七、抗虫杂交棉高产增效栽培技术
十八、抗虫棉防早衰丰产栽培技术
蔬菜类
十九、日光温室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二十、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二十一、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
二十二、马铃薯早熟、丰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二十三、生姜新品种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二十四、日光温室茄果类蔬菜嫁接栽培技术
二十五、杏鲍菇、双孢菇高效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果茶类
二十六、果园贮水节水灌溉技术
二十七、苹果安全生产配套技术
二十八、苹果弱树复壮及密植园改造技术
二十九、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
三十、果树设施栽培新技术
三十一、茶树越冬防护及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
其他类
三十二、果蔬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三十三、设施蔬菜及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
三十四、农田节水与旱作农业技术
三十五、农作物秸秆沼气技术
三十六、新型包膜控释肥施用技术
三十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三十八、农作物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应急类
三十九、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
四十、小麦冬春控旺防冻防倒综合配套技术
第二部分 主导品种
一、小麦品种
(一)强筋品种
(二)中大穗品种
(三)多穗型品种
(四)旱地品种
(五)晚播早熟类型品种
二、玉米品种
(一)夏玉米品种
(二)春玉米品种
三、水稻品种
(一)普通品种
(二)香稻品种
四、大豆品种
五、花生品种
(一)大花生品种
(二)小花生品种
六、棉花品种
(一)中熟杂交种
(二)中熟常规品种
(三)早熟常规品种
第一部分 主推技术
粮食类
一、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提高小麦播种质量是小麦丰产的基础。该技术从耕作整地、品种选用、肥料运筹、适期播种、适宜播量等五个方面对提高小麦播种质量进行了规范,对于培育小麦壮苗,提高抗旱、抗寒等防灾能力,保证高产稳产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技术要点:
1.耕作整地与造墒。一是耕翻与耙耢、镇压相结合。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耕不耕翻的麦田,应旋耕2~3年,深耕翻1年,破除犁底层。耕翻后及时耙耢,或在播种前进行镇压。二是酌情造墒。一般播种前0~20厘米土层保持土壤水分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不足的应灌水造墒。
2.品种选用。一是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选用冬性或半冬性品种种植。二是根据生产水平选用良种。在旱薄地应选用抗旱耐瘠品种;在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的旱肥地,应种植抗旱耐肥的品种;在肥水条件良好的高产田,应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三是根据不同耕作制度选用良种。如麦棉套种,不但要求小麦品种具有适宜晚播、早熟的特点,同时要求植株较矮、株型紧凑,边行优势强等特点,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四是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的特点选用良种。如干热风重的地区,应选用抗早衰、抗青干的品种。五是籽粒品质和商品性好。
3.肥料运筹。一是采用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要机械粉碎两遍,耕翻或旋耕后要耙耢和镇压。二是科学施用化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底施与追施相结合。一般田底肥与追肥各半,超高产田底肥40%,追肥60%。
4.适期播种。鲁东、鲁中、鲁北的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日~10日,鲁西的适宜播期为10月3日~12日,鲁南、鲁西南的适宜播期为10月5日~15日。
5.适量播种。根据品种分蘖成穗特性、播种期和土壤肥力水平确定播种量。一般适期播种、高产麦田或成穗率高的品种每亩10万~12万基本苗,中产麦田或成穗率低的品种每亩13万~18万基本苗。晚播麦田适当增加基本苗。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适期播种条件下每亩15万左右基本苗。
适宜推广区域:适宜在山东省各地推广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于振文 鞠正春
电 话:0538-8241484 0531-82355244
二、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该技术是选用综合抗性强的强筋小麦品种,根据产地环境条件,采用小麦秸秆免耕还田和玉米秸秆旋耕还田方式,配合精量施肥、病虫草害防治、节氮降污水肥耦合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形成一套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确定基本苗。选用综合抗性强的优质强筋品种。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5万~18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2万~15万;分蘖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8万~12万。
2.产地环境条件及地力培肥。按照NY/T851-2004《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的规定,选择产地环境。采用连续多年小麦秸秆免耕还田,玉米秸秆旋耕还田方式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精量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基础精确施用氮、磷、钾、硫肥。超高产水平条件下,每亩生产小麦600千克,每亩总施肥量:纯氮16千克,五氧化二磷7.5千克,氧化钾7.5千克,硫4.5千克;高产条件下,每亩生产小麦400~500千克,每亩总施肥量:纯氮12~14千克,五氧化二磷5~6.2千克,氧化钾5~6.2千克,硫4.5千克;中产条件下,每亩生产小麦300~400千克,每亩总施肥量:纯氮10~14千克,五氧化二磷5~7千克,氧化钾5~7千克,硫3千克。提倡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4.病虫草害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菌剂和高效低毒选择性杀虫剂,施药时间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控制适宜的益害比。小麦播种前选用含戊唑醇杀菌剂和对地下害虫高效、易降解的杀虫剂的包衣剂,如14%纹枯灵小麦种衣剂包衣;按照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标准,适时防治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和麦蚜、黏虫、红蜘蛛等虫害。于冬前小麦分蘖期或返青期,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防治双子叶杂草,用3%世玛乳油防治单子叶杂草。
5.节氮降污水肥耦合技术。改传统栽培中氮肥全部底施或底施比例过大(底追比1:0或7:3)为减少底施氮肥用量,加大追施氮肥比例(底追比5:5或3:7),将目前生产中返青至起身期追肥,后移至拔节期追肥;改目前生产中进行5次灌溉(底水、冬水、起身水、孕穗水、灌浆水)为3次灌溉(底水、拔节水、开花水);改传统的每次灌溉60立方米水为每次灌溉40立方米,可改善子粒蛋白质品质,增加产量,提高氮肥和水分利用率,减少氮素淋溶量。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具有水浇条件的小麦产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联系人:于振文 贺明荣
电 话:0538-8241484 0538-8242309
三、小麦-玉米垄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该技术改玉米套种为麦后直播,该小麦玉米平作为垄作,有利于高效利用光热资源,充分发挥气候生产潜力,实现小麦、玉米产量的新突破;有利于延缓小麦根系衰老,提高小麦粒重和玉米的密度和整齐度,实现小麦、玉米双增产;能有效解决直播玉米的芽涝问题;有利于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幅度减少耕作次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节水、省肥、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秸秆还田,实现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以及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技术要点:
1.选择高产良种,发挥垄作栽培优势。小麦选用分蘖成穗率高、前期生长快、根系发达的多穗型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的品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垄作的边行优势,提高生育期间的光能利用率。
2.选择适宜的免耕垄作机械,实现固定道作业。根据垄作机械的宽度和牵引动力大小,设置垄作的宽度和播种的行数。垄面宽度可设置75~80厘米、90厘米和120厘米、垄高13~15厘米,以便机械轮在垄沟内行走,避免辗压苗带。
小麦垄作播种机于垄上播种,中等肥力的地块行距为15厘米,高肥力地块行距为20厘米。小麦收获时,将粉碎的小麦秸秆覆盖在垄沟内,并用免耕播种机在垄上直播玉米,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采用双行错株方式播种。玉米收获时将粉碎秸秆覆盖于垄沟内。播种时应保证作物的密度和整齐度;播种时如天气干旱、土壤墒情不好,可先行造墒后再播种。
3.肥水管理。肥水管理在垄沟内进行。小麦起身期,玉米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将肥料直接撒入沟底,同时进行灌溉,达到肥料深施和肥水利用效率提高的目的。必要时在生育后期补追或叶面喷肥,以确保后期高效物质生产。
4.病虫草害防治。做好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适时、适量喷洒杀虫剂和除草剂,并结合人工、机械和生物手段进行综合防治。
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及黄淮海冬麦区水浇地推广。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人:王法宏
电 话:0531-83179925
四、旱地小麦早、深、平增产节水栽培技术
“早”是指旱地小麦早施重施底肥,“深”是指深耕并将肥料施入深层土壤,“平”是指平播种植不起垄。其目标是提高肥料和水分利用效率,保证足够的苗、株、穗、粒数,提高粒重,使旱地小麦增产10%以上。
技术要点:
1.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运用本技术前亩产250~300千克的无水浇条件旱地麦田。
2.播种前深耕25厘米左右,施入有机肥和化肥。加深耕作层,增加来年雨季降水的积蓄量,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
3.肥料运筹突出“早”、“深”的特点,并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1︰0.5。一般亩施有机肥3000千克、纯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12千克、氧化钾6千克、硫酸锌1千克、硼砂0.5~1千克。所施肥料结合深耕全做基肥施入土壤,以保证冬前分蘖充足,增加亩穗数。
4.选用高产优质抗旱小麦品种。目前,山东省抗旱品种有青麦6号、鲁麦21等。
5.平播、不起垄、等行距20厘米播种。旱地小麦主攻方向是早期增加群体,后期增加亩穗数,采用平播能保证有足够的苗、株、穗、粒数,同时缩减操作程序,减少水分散失,省工省力。
6.培育壮苗,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适时播种,要求基本苗每亩14万~16万,冬前主茎叶片6~7片,冬前总蘖数60万~70万,春季总蘖数70万~80万,亩穗数35万以上。
7.中耕、镇压和防旱保墒。在雨后和早春土壤返浆时,及时进行划锄,特别是早春应采用锄和压相结合,先镇压后划锄。
8.生育后期如果出现脱肥现象,进行叶面喷肥或借墒追肥。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省和黄淮海冬麦区旱地麦田
技术依托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联系人:林琪
电 话:0532-86080447
五、小麦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小麦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塑造旗叶和倒二叶健挺的株型;建立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多、向籽粒分配比例大的合理群体结构。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改善强筋和中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有利于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减少氮肥的流失,提高氮肥利用率10%左右,减轻氮素对环境的污染,一般较传统施肥增产10%左右。
技术要点:
1.小麦氮肥后移技术适用于肥水条件较好的高产麦田和强筋及中筋小麦的田间管理。
2.确定合理的底肥与追肥比例,施肥比重后移。将氮素化肥的底肥比例减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为30%~50%,追肥比例为50%~70%。
3.春季追肥时间后移,建立两种分蘖成穗类型品种的合理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一般情况下,春季追肥由返青期或起身期后移至拔节期;土壤肥力高的地块采用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春季追肥可在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进行。
4.注意及时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蚜虫;采用人工或化学的方法,防除杂草。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省和黄淮海高产强筋和中筋小麦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联系人:于振文
电 话:0538-8241484
六、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是高产、稳产、低耗、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它是在地力、肥水条件较好的基础上,比较好地处理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使麦田群体较小,群体动态比较合理,改善了群体内的光照条件,使个体营养好,发育健壮,从而使穗足、穗大、粒重、高产。应用这一栽培技术,可比传统栽培技术获得较高产量,一般可亩产500千克左右及以上。
技术要点:
1.根据地力水平确定精播或半精播。0~20厘米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1.22%,全氮≥0.084%,碱解氮≥60毫克/千克,速效磷≥15毫克/千克,速效钾≥80毫克/千克的地块实行精播,可以获得亩产小麦500~550千克;低于上述地力水平应采用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2.选用良种。选用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抗逆性强、落黄好、丰产性好的品种。
3.培育壮苗。一是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二是深耕细耙,提高整地质量。三是足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四是适宜播量。根据计划基本苗数、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因整地质量和墒情所制约的田间出苗率等因素,计算适宜的播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