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消费快速增长。深入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深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健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消费预期。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消费热点,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积极开展“家电下乡”。加大农村水、电、气、路等设施建设力度,健全城乡消费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普通自住住房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努力保持出口平稳较快增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引导企业在巩固北美、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中东、俄罗斯、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积极为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提供信息和服务,有重点地组织企业到新兴市场开展商务考察、会展等活动,积极稳妥推进企业“走出去”发展。支持企业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市场拓展能力。优化外经贸发展环境,加快推动大通关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加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建设。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和紧缺资源性商品进口,加强重要物资的战略储备。
二、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制造产业振兴。抓住国家制订实施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积极争取把我省石化、船舶、钢铁、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工、纺织、有色金属等行业的重点项目纳入国家规划,抓紧编制我省重点产业振兴实施计划和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明确主攻方向、重点项目和措施,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园区),推动专业市场提升,发展电子商务,建设面向块状经济的研发设计、营销、物流和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提高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组织实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促进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先进临港工业,培育一批临港工业大型企业和产业基地。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继续实施“958”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赶超计划、万亿技改促升级计划和企业技术改造“双千工程”。加强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服务业。着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完善落实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进政府服务外包,引导居民扩大服务性消费,鼓励服务业经营模式创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动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优势服务企业和高端人才,培育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服务外包基地。积极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和市场需求大的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推动产业布局优化。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健全三大产业带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积极推动杭州、宁波、温州等都市经济圈和浙中城市群发展,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加强中心镇建设,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推动港航强省建设,着力推进港口开发、内河航道改造提升和疏港体系建设,统筹沿海城市产业布局,加强海域和海岛资源管理,积极发展先进临港产业和海洋渔业、海洋生物、海洋旅游等产业,建设“海上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