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坚持油茶新造和改造“两手抓”,一手抓利用宜林荒山荒地新造高产油茶林,一手抓现有油茶林低产改造,挖掘林地潜力。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低山丘陵地区的宜林荒山、采伐迹地、火烧迹地、雨雪冰冻灾害损毁林地,以及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河道沿岸等空坪隙地营造油茶林。同时,要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禁毁掉现有生态公益林新造油茶林,严禁在植被状况好、生态区位重要的林地上发展油茶林,严禁在坡度15度以上的山地全垦整地营造油茶,严防新造油茶引起水土流失,损害生态环境。
三、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油茶产业发展机制
搭建油茶产业发展平台。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为契机,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油茶林和林地使用权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市场主体流转。坚持“谁造谁有”的原则,通过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途径推动油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油茶经营效益。
培植油茶产业龙头。支持兴办油茶林基地,引导林农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支持龙头加工企业按“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油茶生产产业化程度。对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带动力强的油茶加工企业,优先享受乡镇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重点扶植企业做大做强做优,通过3至5年的努力,创建3至5个省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命名一批油茶示范乡镇、油茶示范村、示范基地,以品牌和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多方筹集资金,加快油茶产业基地建设
建立部门联动扶持机制。2009年到2013年,要统筹涉农的林业重点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农业产业化、以工代赈、科技研发等投资项目,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油茶种苗基地、油茶林造林基地和加工项目的建设。
设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9年启动,市财政在农业产业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各区、县(市)财政要相应安排配套资金,专项用于油茶产业发展。
实行油茶采穗圃、种子园、良种育苗基地、造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补贴。根据每年市级财政安排的补贴金额,由市林业部门下达当年油茶新造及低改培育、采穗圃、种子园建设以及育苗等生产计划,计划内用油茶良种苗造林,集中连片高标准造林规模达到个人或联户在100亩以上、企业500亩以上,并经市林业局、市财政局验收合格,造林当年每亩给予一次性补贴300元;由林业部门统筹规划建设并经省林业厅认定的油茶良种采穗圃和种子园,每亩每年补助1000元,良种育苗基地每亩每年补贴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