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在北京市建立与饮用水水质监测相配套的疾病监测网络,对经饮水引起的相关疾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饮用水对健康的影响,实现饮用水卫生的科学监督和管理。
二、工作内容
水性疾病监测点分为普通监测点和监测哨点,各试点地区均为普通监测点,东城区作为监测哨点。
(一)普通监测点监测内容。
1.经饮水传播的传染病疫情监测。
2.肿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监测。
3.饮水污染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4.可能经饮水引起的其他疾病监测。
(二)监测哨点。分为医院监测哨点和社区监测哨点,分别开展门诊患者及小学生、学龄前儿童水性疾病及消化道症状主动监测。
三、疾病监测方法
(一)基本原则。北京市制订本地区实施细则,并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普通监测点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传染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本方案的要求收集监测数据并上报。水性疾病监测的数据起始时间为2009年1月1日。
(二)普通监测点。
1.经饮水传播的传染病疫情监测。
(1)监测病种。监测病种主要包括霍乱、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布鲁氏菌病以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监测人群。试点地区城区范围内(现住址)所有常住人口,不包含流动人口。按性别、年龄提供上一年度监测人群的人口资料(部分县区如无详细人口资料,应提供上一年度城区人口总数)。
(3)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为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按发病日期导出数据,仅保留城区范围内常住居民病例。
2.肿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监测。
(1)监测病种。除感染性疾病、母婴传播疾病、意外伤害以外的所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肿瘤造成的死亡(数据上报时,应报告全死因监测数据)。
(2)监测人群。试点地区城区范围内所有常住人口,不包含流动人口。
(3)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为试点地区全死因监测数据。数据采集方法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执行。按死亡日期导出数据,仅保留城区范围内常住居民死亡数据。
3.饮水污染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