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城市规划工作。各市深入贯彻《城乡规划法》和《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纲要》,认真开展《
城乡规划法》落实年活动,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太原市以构建太原经济圈提升省会城市功能为目标修编总体规划,把城乡规划委员会作为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城乡规划、实施科学决策的制度性保障。晋城市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修编总体规划,实行了拟建项目规划前期综合指导制度,加强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调控作用。临汾市建立并完善规划技术管理规章,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理念,提高汾河景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大同市围绕城市建设,强化规划编制与服务,保障了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运城市成立了城乡规划委员会,组建了规划局、经济开发区规划分局和空港新区规划分局,健全了规划管理机构。长治市以上党盆地1+5城镇群规划为发展战略,创新规划管理,成立监管队伍,开展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索。阳泉市开展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各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强化城市管理,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市容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大同市、吕梁市以完善城市路网格局为重点,着力构建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临汾市实施40万平方米的煤气并网环境治理工程。阳泉市加强城市绿化,被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园林城市”。晋城市建设局成立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太原市完成了全市13县(市、区)的“数字城管工程”总体设计,在6个城区、3个开发区进行试点。忻州市开展了五台山核心景区整治、拆迁后的植被恢复和“一心三区”建设,五台山“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4、建筑市场管理工作。全省以建立和完善山西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为切入点,完成了建筑业企业和在建工程基本信息采集,企业诚信档案初步建立。各市积极开展建筑业企业、招标代理机构动态考核,严格市场准入清出,实行差别化管理,611家建筑业企业停业整顿,314家企业清出市场,建筑行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筑市场秩序更为规范。晋中市监理专户管理制度推行卓有成效,覆盖项目153个,统一收缴专户费用3653万元,保证了监理工作质量。各市继续加大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共有16项工程获“汾水杯”称号,43项工程获省优良工程。未发生一次死亡6人以上重大事故,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1.0,大大低于6.3的控制指标。运城、晋城、吕梁、阳泉、大同、朔州等6个市为0死亡事故。长治市积极推进政府投资工程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实行代建制的政府投资工程达到10项。朔州市年内国有投资工程项目全部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