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土58万亩。(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八)对岷江、沱江流域50条中小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建成11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全市乡(镇)污水收集率达到60%,实现2010年中心城区-县城-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达到500人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全覆盖,新增农村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日。(牵头单位:市水务局)
(九)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4万口、大中型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沼气工程16万立方米。(牵头单位:市农委)
(十)建成千亩以上林业产业基地20个,在地震灾区实施生态植被恢复工程14万亩。(牵头单位:市林业园林局)
三、工作要求
(一)围绕产业项目,完善规划编制。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与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统筹考虑,围绕农业产业项目,对水利基础设施、农村道路交通、土地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等项目进行整体规划,突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服务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效能,逐步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累机制。二、三圈层各区(市)县要围绕确定的1-2个集中成片的农业生产型项目,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经区(市)县政府审批后,于2009年4月31日前报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二)整合项目资源,集中成片推进。各级水务、农业、交通、国土、林业、财政、发改等部门,要围绕各区(市)县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所做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整合项目资源,优先将水利基础设施、扶贫开发、农村道路建设、土地整理和拆院并院等项目向规划区集中,发挥项目整体效益,成片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打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示范新亮点。
(三)拓宽资金来源,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力度,从新增财政支农资金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中较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放大财政资金的带动效应,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机遇,通过市场机制,搭建融资平台,争取信贷支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产权改革、民主议事、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充分调动受益农户投入。
(四)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监督管理。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实行工程质量、资金管理的终身负责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受益群众和社会监督多位一体的监督机制,推行市、县、镇、村四级公示制度。健全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廉政信用档案和业绩追踪考核制,规范项目设计管理和建设。
(五)强化目标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各区(市)县政府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施主体,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好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强化目标责任,严格考核制度。市级相关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协作配合,做好业务指导,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和矛盾。市水务局要切实履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职责,加强督促检查,搞好协调服务,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进度、按要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