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县区基本都能按法律、政策要求下拨教育经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到了对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即预算内教育财政拨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预算内义务教育财政拨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1.5个百分点,教育事业费逐步增长,生均公用经费能按省标准拨付到位;二是上级各项专项经费和配套资金都能按规定拨付使用,无截留、挪用、挤占现象;三是教育转移支付能够全部用于教育;四是基本能按规定征收教育税费,征收的教育税费基本用于教育,一些县区较好征收地方教育附加,并基本用于教育如永修县、武宁县、湖口县、彭泽县、星子县;五是民生工程的各项工作得到较好的落实。
2、一些县区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发展教育事业
不少县区在教育经费按规定到位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增加教育投入,发展教育事业,如九江县、德安县、庐山区、共青开发区、九江开发区等,2007年至2008年县区除政策规定到位教育经费外,新增教育投入在6000万元以上。
(四)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加大了校园改造力度,校内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一是多数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达到标准(城区学校占地面积除外),学校配套设施如校门、围墙、厕所、教学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得到进一步完善,瑞昌市、九江县、永修县校舍条件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一个亮点。
二是教学仪器、图书、音体美器材,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得到了较好的补充和完善,特别是07、08年接受省检的瑞昌市、九江县等。
2、加大了网点布局调整力度,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
各县区进一步加大了网点布局调整的力度,如星子县城区学校网点布局进行较大调整,新建了县三小、县职业高中,将温泉镇二所中学合并一所;湖口县撤消流泗中学、江桥中学高中部,将三里中学并入湖口二中;彭泽县在优质高中投入使用后,撤并了南岭中学,组建了县四中;德安县新建一所高品位的蒲塘学校;庐山区拟新建区二中,并对接收的企业学校进行改建,对海会中小学校进行整体搬迁等。
3、薄弱学校建设得到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进一步推进
各县区都在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一是加强对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二是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教师支教等多种方式。如星子县2008年派出30名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修水县加大对薄弱学校校园改造力度等。
4、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学校班额
各县区均采取了有力措施,认真贯彻省、市政府要求降低班额的精神,学校(特别是城区学校起始年级)班额下降明显。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