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技术指标须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
三、路线
(一)基本赞同初步设计提出的路线起终点位置及路线主要控制点。
(二)K2+440~K3+293段,初步设计提供了两个比较方案:正线方案,路线偏离老路,沿右侧山坡布线,在K3+170处与老路相接,路线长约0.853公里,占地约25.51亩(其中耕地2.23亩),土石方约2.6万方,造价约580万元;比较线A线方案,路线基本沿老路拓宽,占地约24.4亩(其中耕地18.8亩),土石方约3.3万方,路线长约0.857公里,造价约555万元。比较线造价虽低约26万元,但占用耕地较多。经综合比较,赞同采用推荐正线方案。
(三)K7+840~K9+375段,初步设计提供了2个比较方案:正线方案,采用新建1230米隧道方案,路线长约1.535公里,最大纵坡7.5%,最小平曲线半径43.5米,占地约22.5亩,造价约4632万元;比较线B线方案,采用越岭线方案,路线长约6.777公里,最大纵坡10%,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15米有7处,废方约24万方,占地约306亩,造价约4926万元。鉴于B线越岭方案绕行里程长,工程量大,技术指标低,对植被破坏严重,不利于景区环境和生态保护。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赞同采用推荐隧道方案。
(四)K5+576~K6+095最大纵坡7.5%,K7+000~K7+990最大纵坡8.6%,请设计优化平纵线形,避免大填大挖(设计已优化)。
(五)由于全线采用的路线技术标准较高,全线路基土石方数量较大。建议根据山区地形特点,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指标,尽可能保护生态环境又减少工程量。
四、路基、路面
(一)基本赞同初步设计提出的路基横断面布置形式及一般路基设计方案。
(二)老路拼宽路段,尽可能利用老路,以利于节约土地和投资。
(三)建议根据工程实际的地质条件,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植物防护相结合的形式,边坡采用当地植物品种进行绿化。(已优化)
(四)对于山坡较陡路段高挡墙设计,建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详细勘探墙址地质情况,并进行高挡墙稳定验算,确定合理的挡墙形式、埋置深度和断面尺寸。
(五)赞同路面采用水泥砼路面结构,面层结构为22厘米厚水泥砼,基层的结构及厚度请设计单位经计算后合理确定。
(六)请设计单位做好弃渣场的设计。(已优化)
(七)碟形水沟不利于养护,建议改为矩形排水沟。(已修改)
(八)做好路基40公里/小时至30公里/小时的过渡段设计。(已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