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落实工作措施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循环农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和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人;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整合现有的项目、资金、技术和人力等各种要素和资源,形成合力;要细化工作措施,对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和有力的保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四)强化监督管理
要建立工作督导制度和定期汇报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明确责权,层层落实,强化对循环农业促进行动的全程监督和检查;开展对循环农业促进行动组织管理的绩效评价,建立奖惩机制。对绩效突出的省、市、县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绩效不明显的,减少项目支持或停止项目实施。
七、责任分工
根据工作措施和要求,落实任务到司、工作到处、责任到人。
(一)负责人
张宝文副部长、危朝安副部长、杨坚总经济师。
(二)牵头单位
第一牵头单位科技教育司、负责人张凤桐;第二牵头单位计划司,负责人隋斌。
(三)参加单位
财务司、国际合作司、种植业管理司、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畜牧业司、农垦局、乡镇企业局、渔业局、科技发展中心、草原监理中心、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
(四)工作分工
1.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负责人是科技教育司张凤桐,参与单位:发展计划司、财务司、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发展中心。具体工作由科技教育司能源生态处负责。
2.发展农业生物质产业。负责人是科技教育司白金明。参与单位:发展计划司、财务司、畜牧业司、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发展中心。具体工作由科技教育司能源生态处负责。
3.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负责人是科技教育司白金明。参与单位:财务司、种植业管理司、乡镇企业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垦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具体工作由科技教育司资源环境处负责。
4.加强农业资源保护。负责人是科技教育司白金明。参与单位:发展计划司、财务司、渔业局、畜牧业司、农垦局、国际合作司、草原监理中心。具体工作由科技教育司资源环境处负责。
5.强化科技支撑。负责人是科技教育司杨雄年。参与单位:财务司、渔业局、畜牧业司、草原监理中心、中国农科院相关所。具体工作由科技教育司政策体系处负责。
6.抓好试点示范。负责人是科技教育司白金明。参与单位:发展计划司、财务司、种植业管理司、畜牧业司、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垦局。具体工作由科技教育司资源环境处负责。
附件8:
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加强行动实施方案
先进设施装备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为加快用现代设施装备农业,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加强行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加强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建设,切实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重点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市场化,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不断提高渔船设施配备和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力争到“十一五”期末,我国农业设施装备总体水平有明显改善,现代农业建设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亿千瓦,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农机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现代农业信息体系基本建立,完成全国80%以上的县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10万村庄建成信息服务站。基本形成以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和社区便利店为基础,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期货市场和电子商务为先导,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稳定在4 500家左右,500家大型批发市场完成现代化升级改造。设施农业取得新进展,特色农产品市场均衡供应、抵御自然灾害和保障质量安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渔船救生设备配备水平不断提高,渔业船舶水上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现代化专业远洋渔船比重由“十五”期末的11%提高到18%,大型专业远洋渔船船位监测率由目前的8%提高到15%。
三、主要任务
(一)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
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优化装备结构,重点发展大中型、多功能、高性能、节能环保型和复式联合作业机械,发展配套农机具,提高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的配套比,进一步提高国有农场农机装备水平;加速推进水稻、小麦、玉米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积极发展花生、茶叶等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大力促进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鼓励引导农用航空事业健康发展;加快转化应用各类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扩大保护性耕作、水稻机插秧、玉米机收、棉花机采、甘蔗机收,土地深松、化肥深施技术的应用范围,在广大适宜地区积极发展秸秆气化,深入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规范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培育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加强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建设,争取实施农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农机安全监理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等项目,增强农机安全监管能力,落实农机安全生产措施。
(二)大力促进农业信息化
按照“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信息资源共享、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多方共赢”的基本思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丰富和完善农业信息采集渠道,构建涉农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健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健全完善农业信息网站群,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开发农业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等重要应用系统;完善《农业部经济信息发布日历》,建立农业部门公开信息目录,健全农业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发布程序,构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站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和垦区发展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监测和管理系统等技术;推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争取实施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开展“十万村庄建站、百万村官在线、千万农民上网”建设。
(三)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衔接协调有关金融机构,指导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开展地面硬化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切实改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在鲜活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冷藏保鲜设施,发展农产品产后清洗处理、筛选分级、包装运输等物流设施,提高生产与市场的对接能力。培育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引导其不断扩大经营规模、规范经营行为,逐步向企业化的法人组织发展;稳步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推动完善和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强化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建立市场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高营销促销水平,促进产销衔接,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海外市场拓展渠道。
(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以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为重点,大力推进设施农业,促进高效农业发展。优化设施结构,更新覆盖材料,推动设施建造和产品生产标准化,努力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完善配套技术,充分发挥设施防寒保温、遮阳降温、避雨防病和隔离防虫功能作用,实现设施农业效益稳步增长。
(五)加快提高渔船装备水平
加快提高我国远洋渔船现代化装备水平,优化船队结构,推动对公海大洋性生产的专业远洋渔船装备船位监测系统,对部分高油耗船型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大力推进平安渔业建设,为渔船配备救生设备,提高渔船的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渔民的自救、互救能力,保障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工作措施和重点项目
(一)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1.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财政专项。对农民个人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农业机械给予财政补贴。补贴的农业机械包括大中型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农田作业机具、粮食及农副产品的产后处理机械、秸秆和饲草加工处理及养殖机械等。
2.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在不同的农业区域内先期选择100个县(场)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开展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动各类农机化技术的集成配套应用和农机农艺措施的有效结合,加速提升农机化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素质。
3.优粮工程一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在13个粮食主产省484个县(农场)实施该项目,进一步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
4.保护性耕作项目。在“三北”和黄淮海地区的适宜地区组织实施该项目,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推广先进可靠的免耕播种机具和经济环保的病虫草害控制技术,开展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5.水稻机械化项目。在水稻主产区建设一批区域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机大户、服务组织和普通农户提供水稻育秧、机插秧和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培训和示范,开展维修及配件供应服务;实施水稻机械化育秧示范推广财政项目,切实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
1.“金农”工程。以部省两级农业部门为重点,建设农业监测预警信息、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农村市场与科技服务信息三个应用系统,建设一个延伸到基层的信息网络。
2.“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促进电脑、电视、电话相结合,提高基层农业部门信息服务能力,建设电话声讯服务系统、电教节目制作播发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支持服务系统。
3.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项目。开展农牧渔业信息采集,建设主要农产品监测预警数据库;对主要农产品进行监测分析,研究提出监测预警报告;健全《农业部经济信息发布日历》制度,组织发布农村经济信息;发展和培训农村信息员。
(三)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1.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鲜活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帮助衔接信贷资金支持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
2.实施农产品营销促销项目。以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为龙头,在国内外组织开展系列促销活动,为全方位开拓农产品市场提供服务。
(四)设施农业升级
1.优化设施结构。鼓励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有重点地进行设施农业升级建设,制定设施设计与建造标准,提高设施设备与各类园艺作物、养殖品种的匹配性。
2.更新覆盖材料。示范推广长寿命、多功能、高性能的涂覆型流滴功能膜,替代普通膜,提高棚膜性能,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3.完善设施栽培、养殖技术。集成熟化、示范推广工厂化育苗、小型集雨灌溉、室内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生态防治等设施农业技术,提高设施农业科技含量。
4.装备作业设备。装备水肥一体滴灌、小型耕整机械、电动卷(网)等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五)渔船装备建设
1.远洋渔船及装备现代化建设项目。更新改造、从国外引进带配额的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的专业远洋渔船及渔业辅助船,对公海大洋性渔船装备船位监测系统,对部分高油耗船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2.渔船气胀式救生筏配备试点项目。对沿海渔业省份的渔船气胀式救生筏配备给予补助。
五、2007年重点工作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工作
1.认真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财政专项和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机具种类由上年的6类19种增加到7类24种,实施范围覆盖到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扩大玉米、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械补贴试点,启动花生收获机械补贴试点,提高县均投入规模和单机补贴额度;实施“以机代牛”工程,将国务院确定的血吸虫疫区县全部纳入补贴范围;在13个粮食主产省484个县(农场)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力争年末农业机械装备总量达到7.4亿千瓦。
2.开展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建立100个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指导各地利用各类政策、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总结推广示范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3.精心组织关键农时机械化生产。组织部署“春耕”、“三夏”、“三秋”等农时季节机械化生产工作。参加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超过40万台,跨区机收面积超过3.5亿亩,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0%。
4.加大农机化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快主要农作物生产重点环节的农机化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成果应用;组织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举办中加保护性耕作论坛,在北方15个省和新疆兵团的103个县(团、场)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全国保护性耕作面积突破2 500万亩;加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在70个县组织实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落实好江苏、浙江等12省水稻区域生产机械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力争推广服务面积超过1 000万亩;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旱作节水等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力度;进一步做好农机科技入户工作。
5.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和专业服务组织。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建立100个农机服务组织联系点;指导各地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行为,维护农机销售市场秩序。
6.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抓好“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完善农机监理信息网络,加快农机监理装备开发应用;制定《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建设规划》,积极争取支持。
(二)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
1.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格局创新。做好农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探索建立新型农业信息化建设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强与电信、网通、移动、联通等工商企业和广电等有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多元化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新格局。
2.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研究编写农业部公开信息目录;推进相关部门涉农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率先开展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的资源共享工作。
3.推进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搞好部本级一期“金农”工程项目启动实施工作,推动地方相关工作,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新建58个县、18个地区、2个省级“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覆盖面累计超过500个县;力争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
4.推进农业信息发布与服务。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定实施《2007年农业部经济信息发布日历》,定期发布经济信息;推动省级农业部门建立经济信息发布制度;培训农村信息员5万名。
5.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强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预测等方面的应用,组织有关单位开发推广相关信息技术应用系统。
(三)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建设工作
1.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重点指导100家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组织开展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试点工作。
2.促进发展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重点指导40家大型农业连锁经营企业完善质量检测系统和信息网络,示范带动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
3.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发展现状调查,指导各地培训农产品经纪人。
4.加强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组织国内企业出国参加10个大型国际农业展会。在国内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15个大型农产品交易会和产销对接活动。
(四)加强园艺、养殖设施装备提升工作
1.组织开展设施农业调研工作,进一步摸清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
2.组织召开“三北”地区日光温室建设现场会,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健康发展。
(五)提高渔船装备水平工作
1.大力推进平安渔业建设。提高渔船的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在浙江、福建和广东三省的21个县(区、市)实施6 000条渔船气胀式救生筏配备试点项目。
2.争取远洋渔船建造项目投资补助新政策出台。引导鼓励远洋渔业企业更新、改造和从国外引进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的专业远洋渔船。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成立行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行动重大事宜,研究、协调和解决重大问题。以牵头司局为主,各参加单位派人参加,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行动的具体实施工作。指导各级农业部门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二)依法推进
贯彻落实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渔业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推进行动实施。
(三)强化指导
在各相关工作领域的专家队伍中确定若干技术带头人,成立专家咨询队伍,为行动实施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服务和监督检查服务。
(四)争取投入
各有关单位要加强调研,加大现有各类扶持政策、项目、资金和技术的整合力度,集中力量推进行动的实施。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辟资金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五)加强协作
建立不定期沟通衔接机制,及时总结工作开展情况,了解相关需求,项目主管司局要及时与各参加单位沟通情况,确保形成合力。
(六)营造环境
利用各单位信息传送渠道以及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指导各地做好典型事迹、典型作法、典型经验的宣传工作。
七、责任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