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是个13亿人口的大国,约57%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既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也影响大多数国民的生活状况,是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农民负担重,农业比较收益下降等原因,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农业生产一度出现滑坡,粮食播种面积连年下降,农民收入增长连续多年低位徘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不足15亿亩,下降到建国以来最低,粮食总产量只有4300多亿公斤。为扭转这种局面,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四年出台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连续推出一系列惠农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加大了农业补贴力度,改善了金融支农状况,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农村各项事业得到发展,农村生产生活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06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年来首次实现连续三年粮食总产、单产双增,主要经济作物和畜产品、水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农民收入连续三年实现较快增长。
虽然农村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农业比较收益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自然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严峻,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另一方面,在农业国际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但由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补贴和贸易壁垒等政策以及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等原因,我国在农业国际竞争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已连续三年出现农产品贸易逆差。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与扎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应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专栏3:金融积极支持“三农”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高度重视农村金融体制建设和改革,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三农"发展的总体部署,积极通过探索组织、机制和工具创新,从多方面加快农村金融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对"三农"的金融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金融机构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显著增加。据目前统计口径,农业贷款(含农产品收购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0.3%,与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部GDP的比重基本相当。同时还应看到,随着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村集镇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衡量涉农信贷状况应当使用更加完整的口径,不能只看狭义的农业贷款,还要再加上涉及农村电网、乡镇企业、扶贫项目等与农业、农村经济联系密切的贷款。根据银监会有关统计,目前可归入涉农的贷款大约为4.5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比重超过20%,金融对"三农"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支持。
农产品期货、农业保险、支付服务得到明显改善。近五年,全国农产品期货交易量持续增长,期货市场价格逐渐成为相关现货贸易定价基准的重要参考,在促进农村生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保险试点运行良好,已有28个省(区、市)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发展农业保险。"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试点有效解决农民工打工返乡携带大量现金存在的资金安全问题,受到广大农民工的热烈欢迎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
一系列支农惠农金融政策的效果得到显现。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总体要求,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专项票据和专项借款两种方式安排资金支持1656亿元,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的逐步放开,增强了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动力;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较低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求,使其少冻结资金800亿元,增强其支持"三农"的能力;小额信贷组织试点工作稳步推动并取得积极进展;拓宽了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在以粮棉油购销储贷款业务为主的同时,贷款支持对象扩大到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转化及农业科技等更广泛的农村经济领域;大幅降低了邮政储蓄转存中央银行的利率,有利于吸引邮储资金回流农村。银监会新近出台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允许新设或重组设立多种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利于促进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
尽管近几年金融支持"三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要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差距。从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出发,未来农村金融的发展战略,需要从传统的单一政策优惠,向适度竞争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村金融体系转变。实现这一战略转变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就是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覆盖农村金融业务的风险和成本,激励更多的金融资金投向农村,降低单纯低息贷款产生的道德风险。与此同时,应进一步明确政府财政在支持"三农"中的作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生产率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需要政府和财政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可以为金融资金的投入在投向上发挥引导作用,可为金融资金投向农村创造基础性条件。通过招标确定财政对"三农"特别是农户贷款的补偿率,可以在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同时,降低农户的借款成本,使金融对"三农"的支持真正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应"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总体看,推进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应该坚持农村金融为"三农"服务的原则,通过利率覆盖信用风险等方式努力实现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可持续性,同时并不排除政策性金融和对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财政补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财政和金融扶持政策,给予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一定的优惠,通过适度竞争,将多元化所有制金融机构引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
一、我国宏观经济展望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预计我国经济增长在2007年可能略有放缓,但随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将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也将得到加强。同时,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国民经济总体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
从投资需求看,当前企业盈利水平提高、自有资金增加,潜在投资需求依然旺盛,投资存在反弹压力。从消费需求看,国家将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第四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当期收入满意度明显上升,收入感受指数分别比上季和上年同期上升4.1和8.3个百分点,居民对下季收入预期比较乐观,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再创历史新高。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一系列结构性调整政策作用下,我国出口增速可能低于上年,但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以及我国进口替代能力不断增强的状况,进口扩大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我国未来贸易顺差增势有望放缓,但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未来价格上行风险有所加大,价格稳定面临潜在压力。虽然部分行业产能增长较快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有助于抑制相关产品价格上升,但价格上行风险加大。从需求拉动方面看,投资和信贷需求旺盛,出现反弹的压力较大;随着经济结构性调整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居民收入增长加快,社会保障趋于完善,将有利于居民增加消费。从成本推动方面看,水、电、天然气和土地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继续推进;受国家继续提高对企业在环境保护、职工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经济发展内在需要的影响,企业成本及劳动力成本增加。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第四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预期不乐观,未来物价预期指数继续上升,是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高点。
总体看,随着宏观调控和结构性调整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有所缓解,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但也要看到,当前投资、信贷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整体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消费率过低、储蓄率过高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仍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2007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按照2007年GDP预计增长8%左右,消费价格上涨预计不超过3%的初步考虑,货币信贷总量预期目标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