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公路水路交通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充分体现国家战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努力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服务于人民群众便捷安全出行,以转变增长方式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又快又好地提升公路水路交通生产力水平,提高交通持续综合竞争力和国防安全保障能力,在总量、结构、质量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做好与其它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
“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好中求快、全面协调、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交通发展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交通运输需求作为交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要提供经济、高效、可靠和便捷的运输服务,还要保证公平共享,惠及全社会。把珍视生命、保障运输安全放在首位;使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贯穿于交通建设和运输管理的始终。
坚持好中求快。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既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更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到既快又好、好中求快。
坚持全面协调。在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着力强化运输服务、支持保障和行业文明等其它方面,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较快发展。协调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公路水路与其它运输方式、城市交通的发展,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统筹地区间、城乡间交通发展;统筹国内与国际运输,实现便利运输。
坚持科技创新。通过大力推进先进适用的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科学技术,积极采用优质新型建材与设备等多种方式,提高交通建设与管理的技术含量;通过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缓解交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实现洁净运输,改善服务,增进安全。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实现以信息化带动交通产业升级和提高管理水平。
坚持可持续发展。以节约土地、岸线、能源等为核心内容,以形成集约型增长方式为内在要求,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外在特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交通行业,实现交通发展对资源的少用、用好及循环使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坚持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积极地恢复生态环境,实现交通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第三章 发展目标
“十一五”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到2010 年,公路水路基础设施能力明显增加、网络结构基本合理、运行质量有较大改观;基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服务能力和质量大幅提升;交通发展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交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职工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能力匹配、组织协调、运行有序、管理规范、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公路水路运输系统,与其它运输方式及城市交通发展布局协调、衔接顺畅,服务国防、经济安全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公路水路运输紧张状况得到总体缓解。
表5 “十一五”公路水路建设目标
┌──────────┬────┬────────┬────────┬────────┐
│ 指标 │ 单位 │ 2005年 │ 2010年 │“十一五”期增加│
├──────────┼────┼────────┼────────┼────────┤
│一、公路 │ │ │ │ │
├──────────┼────┼────────┼────────┼────────┤
│公路网总里程 │ 万公里 │ 193 │ 230 │ 37 │
├──────────┼────┼────────┼────────┼────────┤
│高速公路里程 │ 万公里 │ 4.1 │ 6.5 │ 2.4 │
├──────────┼────┼────────┼────────┼────────┤
│二级以上公路里程 │ 万公里 │ 32.6 │ 45 │ 12.4 │
├──────────┼────┼────────┼────────┼────────┤
│县乡公路 │ 万公里 │ 147.6 │ 180 │ 32.4 │
├──────────┼────┼────────┼────────┼────────┤
│乡镇公路通达率 │ % │ 99.8 │ 100* │ 0.2 │
├──────────┼────┼────────┼────────┼────────┤
│建制村公路通达率 │ % │ 94.3 │ 100* │ 5.7 │
├──────────┼────┼────────┼────────┼────────┤
│乡镇油路通达率 │ % │ 75.4 │ 95 │ 19.6 │
├──────────┼────┼────────┼────────┼────────┤
│建制村油路通达率 │ % │ 54.2 │ 80 │ 25.8 │
├──────────┼────┼────────┼────────┼────────┤
│二、沿海港口 │ │ │ │ │
├──────────┼────┼────────┼────────┼────────┤
│深水泊位 │ 个 │ 1113 │ 1752 │ 639 │
├──────────┼────┼────────┼────────┼────────┤
│总通过能力 │ 亿吨 │ 25 │ 46 │ 21 │
├──────────┼────┼────────┼────────┼────────┤
│三、内河水运 │ │ │ │ │
├──────────┼────┼────────┼────────┼────────┤
│三级及以上航道 │ 公里 │ │ │ 2000 │
├──────────┼────┼────────┼────────┼────────┤
│四级航道 │ 公里 │ │ │ 1800 │
├──────────┼────┼────────┼────────┼────────┤
│港口泊位 │ 个 │ │ │ 340 │
├──────────┼────┼────────┼────────┼────────┤
│吞吐能力 │ 万吨 │ │ │ 64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