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及公共、人身和动植物等安全性检测技术研究。
* 高精尖检测仪器的国产化,快速检测、现场检测、流动检测仪器的研制。
* 检测能力评价体系以及关键技术研究。
* 检验检疫业务运行操作集成技术研究。
九、食品安全
在“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从当前食品安全的现状出发,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新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问题、化妆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应对突发性的食品安全事件,增强预见性,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做好战略性的技术储备,完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食品安全预警与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实现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保障转化,跨越国外设置的技术壁垒,发挥食品安全科技发展在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安全和确保人民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 食品中食源性有害微生物、化学污染物 (含生物毒素)、添加剂等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
*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研究及体系建立。
* 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重要安全标准、标准物质及试剂的研制。
*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新技术的研究。
* 食品安全领域集成检测设备的研制。
* 食品真实属性表征与识别技术研究。
* 化妆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 食品接触材料卫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 功能性食品、新资源食品及食品中未知危害物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 食品中有害生物、化学污染物等其他基础库的研究与建立。
十、特种设备安全
1.安全基础理论和管理综合技术研究
研究如何利用先进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现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效率和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保护我国在WTO中的利益,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及国情的需要,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 安全经济学和安全管理系统工程技术研究。
* 特种设备安全和风险状况评价体系研究。
* 特种设备安全和风险状况动态监管体系研究。
* 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和保险机制研究。
* 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长效机制及技术平台研究。
2.检测监测监控与风险寿命可靠性评价技术研究
针对特种设备安全中共性、关键性的检测、监测、监控新技术、新方法和特种设备安全评价、风险评估、寿命预测、仿真重构技术,加强重点攻关,提高特种设备在线检测能力、特种设备危险性缺陷检测监测能力以及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监控、安全评价、风险评估和寿命预测能力。
* 埋地管道位置走向、安全状况检测技术研究与关键设备研制。
* 承压设备介质泄漏检测、监测技术研究与装置研制。
* 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监测技术可靠性研究。
* 特种设备安全高效检测技术研究与装置研制。
* 特种设备安全在线检测、监测、监控技术研究与装置研制。
* 特种设备安全评估、寿命预测技术与方法研究和基础数据库建立。
* 特种设备风险评估和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与方法研究及基础数据库建立。
* 特种设备状况仿真重构技术研究和工况监测、监控设备开发。
* 特种设备安全关键部件、安全附件可靠性研究。
3.事故预警和应急救援技术与装置研究开发
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加强特种设备事故预警和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建立事故预警和应急救援技术保障体系。
*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机制研究和体系建立。
* 大型、关键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研究制定。
* 大型、关键特种设备事故仿真重构技术研究和基础数据库建立。
* 大型塔式起重机、电梯、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开发。
* 压力容器与油气管道泄漏和突发事件抢险、抢修技术研究开发。
* 盛装危险介质移动式压力容器突发事故应急决策系统和堵漏装置研制。
4.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科技平台
运用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的特种设备安全试验基地和基础数据库,加强基础数据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及其核心规范标准的研究,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和核心规范标准研究建立。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数据采集体系和动态监管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研究。
* 大型、关键特种设备常用、重要材料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和动态数据库研究建立。
* 埋地管道和重大危险源3S(GIS、GPS、 GRS)数据采集体系和动态监管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研究建立。
* 埋地管道(典型结构、材质、环境、腐蚀防护措施等)模拟实验设施设计建设。
* 重大装备典型工况(高温、高压、腐蚀介质)模拟实验装置设计建设。
* 重大装备及其安全附件型式试验装置设计建设。
* 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及可靠性试验基地设计建设。
* 生命线工程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 大型高参数高危险性成套装置长周期运行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 电站锅炉长周期运行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 大型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 特种设备安全科学研究实验装置和型式试验装置的研制。
十一、技术性贸易措施
进出口贸易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国际货物贸易的实践表明,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发展成为国际货物贸易中最重要的壁垒形式。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科研需求以保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反欺诈为目标,以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为重点,从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领域存在的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入手,研究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要领域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战略,建设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信息平台,构筑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建立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通行规则的、科学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以及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奠定科技基础。
1.重点基础理论及体系框架研究
开展构建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科学与学科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研究,建立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科技体系和学科体系,建立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框架,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奠定科学基础。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体系建设、作用机理、成本效益分析及相互协调控制理论等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科学理论体系。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事件孕育—发生—发展—演化机理探索、预测理论、模糊分析技术、影响分析模型、风险分析及控制理论研究,解决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中的关键技术瓶颈。
* 技术性贸易措施领域的重点基础理论及体系框架研究。
2.技术性贸易措施关键技术研究
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关键技术体系,解决制约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应用中的关键瓶颈技术问题。包括壁垒影响评价方法研究、风险分析与预警、壁垒损害调查方法研究与应用和壁垒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 技术性贸易壁垒评价体系研究。
* 风险分析和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 技术性贸易措施损害调查方法学研究。
* 技术性贸易措施经济学影响的评估技术研究。
3.重要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及应对研究
针对主要贸易国家对我国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开展全方位的跟踪与应对研究,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出前瞻性的战略措施。加强对重大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中期和近期影响评估,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决策研究,加强在关键领域建立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战略研究,加快发展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