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切合实际,分类指导。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对象的特点,确定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研究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区分用人单位、城乡劳动者与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等不同普法对象的特点,在普法的要求、内容、方式上作出有针对性的安排。
4.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五五”普法期间,要以劳动保障部门的领导干部和承担行政职能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县乡和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干部)、务工农民、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为主要对象;围绕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与劳动保障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同时,通过多种普法方式,全面推进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5.不断创新,提高实效。普法工作,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全社会对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的客观需求,探索内在规律,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创新普法形式,积极主动地开展劳动保障普法活动,务求取得明显成效。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要进一步学习宣传
宪法,努力提高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
宪法意识,使
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将
宪法精神贯彻到各项劳动保障工作中,培育民主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二)深入学习宣传全面推进政府依法行政的相关法律法规。着力加强对规范、约束政府行政行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
公务员法》、 《
立法法》、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诉讼法》、 《
国家赔偿法》等重要法律,认真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国发[2004]10号)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05]37号),努力提高各级劳动保障领导干部依法管理劳动保障事务的能力,进一步规范决策和管理;努力增强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和服务能力;努力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公共权力,促进劳动保障事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