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政策引导功能有所加强。“十五”期间进一步加大了信息技术产业化和重要信息化工程贯彻信息技术标准的力度,对工程设备选型实施了标准符合性验证或认定,保证了工程质量和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与此同时,为适应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合格评定制度与产业政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会同国家认监委等部门建立了国家软件过程能力及成熟度评估制度和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认可制度,促进了政策引导作用和市场选择机制的发挥。
(3)质量观念不断更新。“十五”期间,随着我国在WTO框架下的经济运行管理格局的逐步确立,以及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明显增强,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思想、技术、方法被国内企业采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一系列对供应商能力实施评价的国际标准已在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企业的科学管理意识明显增强。在21世纪“大质量”观的影响下,更到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实施质量战略对改善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追求卓越绩效已成为优势企业打造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3、基础条件和能力状况
(1)基础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五”期间,国家重大产业化专项支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检测实验室能力改造和数字电视检测实验室能力改造初步完成,部属质检机构的专业检测能力基本适应当前产业化需求,面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的检测评价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通信电子质检机构检测资源数据库的初步建立,对今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规范授权业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十五”期间,质量管理协会及各类行业服务型组织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企业需求开展质量管理咨询、培训、认证和产品检测服务,逐步形成了不同专业领域的技术与管理服务团队,有效地推动了国家质量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宣传贯彻,促进了先进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的推广应用,加强了行业间、地区间、国际间的质量管理交流,为提高产品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从发展要求上看,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行业技术创新基础薄弱,提升产品质量乏力,质量转换效益低下;二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产业综合质量保证能力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变化要求,大量的信息技术标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贯彻,新产品投放市场质量问题较多;三是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发挥不够,市场准入门槛偏低,退出机制不完善,难以真正实现优胜劣汰;四是质量管理和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和基础条件建设跟不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发展要求。
三、新形势下质量管理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WTO框架下的贸易规则体系、国际标准体系、合格评定体系日趋完善,产品质量在贸易活动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导致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国政府和经济组织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加强全球战略的质量管理研究,推动了质量观念、思想、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新发展。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