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研究”课题申报指南和组织课题申报的通知

  · 建立棉花黄萎病、棉铃虫和盲蝽蟓等重要病虫害区域性灾变的早期风险评价与预测预报技术,准确度达80%以上。
  · 研究明确新疆地区荒漠绿洲过渡带大规模连续种植棉花条件下棉花病虫害的演化趋势,提出有效控制技术。
  · 提供华北地区棉田盲蝽蟓和烟粉虱控制技术规程,控制效果达85%以上。提供不同地区棉花黄萎病和叶斑病的控制技术规程,中等发病区控制效率达80%以上。
  · 阐明长江流域棉区Bt棉花大规模种植害虫地位演化规律,建立利用Bt棉为主,辅以生态调控和化学防治的棉花害虫综防技术规程,棉花害虫的总体控制效果达85%。
  · 在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建立示范基地8个,总计面积20万亩,技术幅射面积达200万亩。挽回经济损失3000万元,总经济效益超过4000万元,项目投入产出比达1:8以上。
  · 发表论著50篇(部)以上,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5项、鉴定成果5项。
  · 建立一支30~50名高水平科学家组成的棉花病虫害科研创新队伍,培养研究生20名以上。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57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8 蔬菜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以当前严重威胁我国蔬菜大豆生产的重大病虫害根结线虫、粉虱、蓟马、小菜蛾、斑潜蝇、疫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疫霉病、大豆食心虫等为对象,重点开展下列研究。
  1、重要病原菌变异动态监测及延缓致害性变异技术
  重点研究蔬菜和大豆重大病害(如番茄疫病、根结线虫、细菌性疮痂病、大豆疫霉菌、大豆孢囊线虫等)生理小种的变异,对其变异趋势进行预测,揭示其变异规律;研究提出国内标准化鉴定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病菌特异性分子检测监测技术;研究延缓有害生物致害性变异的关键技术。
  2、重要蔬菜大豆品种(系)抗性利用和跟踪监测技术
  不同产区蔬菜和大豆主栽和后备品种对重大病虫害的抗性评价、利用和抗性持久性的跟踪监测,研究筛选鉴定和利用多抗性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以及不同作物、不同遗传背景品种的组配与混合对蔬菜和大豆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控制作用,研究延长抗病虫品种使用寿命的技术,为生产上品种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后病虫害暴发机理及种群控制对策
  研究蔬菜和大豆栽培方式改变对土壤线虫病、小菜蛾、蓟马、斑潜蝇、疫病、根腐病、白粉病和大豆菌核病等有加重发生趋势的新老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影响和这些病虫害危害新特点,提出控制技术、途径和方法。
  4、重大病虫害生态调控和物理防治技术研究与开发
  研究蔬菜间作和轮作模式对土传病害流行和害虫种群动态影响,提出防病除虫农业生态调控技术。研究蔬菜害虫(如蓟马、小菜蛾、斑潜蝇、甜菜夜蛾等)的光谱趋性、化学通讯特性与色诱等物理防治新技术。研究重要大豆土传病原菌相互关系及控制技术;开展土壤改良剂和肥料防治大豆主要病虫害的研究,改善重迎茬大豆生长环境,增强大豆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5、蔬菜大豆重大病虫害生物控制新技术
  筛选挖掘防治蓟马、粉虱、小菜蛾、根结线虫、大豆食心虫和孢囊线虫等病虫的优势天敌、高效生防菌、诱抗剂和植物源农药新资源;开发其规模化繁殖或生产技术。研究微生物制剂和菌肥结合的病虫害生物防控新技术。
  6、蔬菜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及示范区的建立
  以生态区为单元,组建蔬菜和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建立设施和露地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示范区,进行试验、示范和应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明确疫病、根结线虫、细菌性疮痂病、大豆疫霉、大豆孢囊线虫等毒力变异和新小种发生动态。提出以增强田间抗病遗传多态性为重点的延缓致害性变异技术体系;建立利用遗传多样性及不同组合方式控制蔬菜和大豆重要病虫害的新技术。
  · 明确根结线虫、小菜蛾、蓟马和大豆菌核病等病虫害危害新特点,提出控制技术。
  · 提出农业栽培技术和生态调控技术4~5项。
  · 建立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防控技术新体系,提出微生物制剂和菌肥结合的病虫害生物防控新技术2~3项。
  · 在不同生态区研究蔬菜和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建立蔬菜和大豆病虫害防控技术示范区5~7个,示范面积20万亩,技术辐射200万亩,挽回病虫损失20%,产品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投入产出比达1:8以上。
  · 发表研究论文著作40篇(部),鉴定成果5~6项。
  · 建立一支20~30名高水平科学家组成的蔬菜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科研创新团队,培养研究生20名以上。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9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9 农田恶性杂草防控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以华北、东北、西北、长江流域农业生态区稻、麦、玉米、棉花和大豆田雀麦、刺儿菜和鸭跖草等恶性杂草的区域性持续治理为目标,以农田杂草生态治理技术研究为中心,研究利用作物对杂草的化感和竞争作用,研究杂草的群落结构、预测杂草种群危害,建立适用的预测模型,研究除草剂减量、精准使用技术、除草剂药害早期诊断、预防和修复技术,杂草抗药性早期诊断和治理技术,为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粮食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1、产业结构调整后农田恶性杂草群落演替规律与控制技术
  研究华北、东北、西北、长江流域农业生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种植制度变革(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等)对主要农田恶性杂草发生规律的影响,探索农田杂草种群发生危害新特点、杂草群落演替成因,制定和提出关键控制对策。
  2、农田杂草发生危害预测预报技术
  研究新型种植制度农田恶性杂草土壤种子库动态,研究杂草生长发育、发生危害与农作物产量损失的关系,建立杂草预测预报模型和治理技术数据、信息平台,提高农田杂草监测、预警和治理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农田杂草控制的主动性。
  3、农作物化感作用利用与农田杂草生态调控新技术
  研究利用作物对杂草的化感和竞争作用,研究不同遗传背景的作物品种组配对主要杂草发生、发展的控制作用,发掘有显著控草作用的水稻、小麦等作物新资源;研究研究农作物-农田杂草-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研发农田生态系统控制杂草群落危害的农业栽培技术,强化农田杂草生态治理。
  4、杂草抗药性检测与治理技术
  研究重要粮食作物主要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水平,探索农田杂草抗药性早期分子检测、生物测定技术,研究延缓杂草抗药性发展的关键技术。
  5、化学除草剂减量和精准使用技术
  研究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和大豆等主要农田化学除草剂减量、精准使用技术,研究除草剂药害早期诊断、预防与修复技术。
  6、农田恶性杂草区域性防控技术体系及示范区的建立
  在华北、东北、西北、长江流域农业生态区建立以化感、竞争作物利用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防控技术体系,并在粮棉油等作物主产区进行示范推广。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探索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种植制度变革(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等)后主要农田杂草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探索主要农田杂草演变和发生危害新特点、杂草种群动态与群落演替成因,制定和提出关键控制对策。
  · 揭示新型种植制度农田恶性杂草土壤种子库与杂草生长发育关系,杂草发生危害与农作物产量损失的关系,建立杂草预测预报模型和治理技术数据、信息平台。杂草发生危害预测准确率达80%以上。
  · 筛选1~3种不同遗传背景具化感作用的作物品种(系),发掘水稻、小麦等作物化感作用新资源。初步建立农田生态调控与化感作用作物品种协调应用的农田恶性杂草控制技术。
  · 建立1~2种农田杂草抗药性检测技术,初步明确粮棉农田2~5种杂草抗药性现状,提出治理措施。
  · 初步建立农田化学除草剂减量、精准使用技术,提出配套应用技术,将化学除草剂单位用量降低20%左右。初步明确作物品种、环境因素与除草剂药害的关系,提出除草剂药害早期诊断、预防与修复技术。
  · 初步建立以生态调控、化感和竞争作物利用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区域性农田杂草可持续控制技术。试验示范20万亩,推广辐射100万亩,在示范区将化学除草剂单位用量降低25%左右,杂草防治效果在90%以上,将杂草危害控制在5%左右,实现亩增产5~10%左右,投入产出比达1:7。
  · 发表论文(著)40篇(部)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5项。
  · 造就一支20~30名高水平的杂草科学研究创新队伍,培养研究生20名。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9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10 生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1、重点地区生态林生物灾害治理技术
  以严重危害荒漠灌木林的重大有害生物(如沙棘木蠹蛾、沙蒿圆吉丁等)为对象,研究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成灾规律与主控因子、基于信息素和3S技术的生物灾害监测技术;研究生物灾害的综合调控技术,包括化学生态调控技术、环境协调的化学防治技术、天敌资源开发利用、营林控制技术等。
  以严重危害南方生态林的重大有害生物(如松树枯梢病、松树衰退病等)为对象,开展无公害控制技术研究,包括病害的流行动态监测与预测预报体系;开发相应的松树生长保健剂和具促生抗逆作用的松树菌根菌复合制剂以及精确施药技术。
  2、林木兔害综合控制关键技术
  研究以生态调控措施和营林技术为主的环境相协调性林木兔害控制关键技术;研发治理林木兔害的植物源生物制剂、无公害的植物抗逆与驱避剂;构建基于3S技术的森林生物灾害预测预报系统;制定适合国情的、宜于实施的区域性林木兔害的环境协调性可持续控灾技术体系。
  3、城市生态林病虫监控技术
  以严重威胁北京市城市生态林的有害生物(如黄栌枯萎病、双条杉天牛、草坪褐斑病等)为主要对象,以城市生态林的健康为目标,研究多种环境胁迫因子与灾害发生的关系;研究不同区域景观、人为活动和经营管理模式下的成灾规律;城市生态林健康维持的生态调控和无公害控制技术,包括基于土壤生态环境优化的微生态调控技术、环境协调性药剂及精准施药技术;城市生态林有害生物的监测及预警技术。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提出基于信息素、3S技术和病害流行学为支撑的灾害预警技术2项;集成以信息素调控、营林控制、化学控制、主要天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主的综合控制技术及模式4项;综合治理示范面积8000亩;开发出灾害控制产品和应用技术。
  · 提出林木兔害的环境协调性控制关键技术3~5项,建立5000亩的综合控制示范区,损失减少10%,开发新产品3项,制定标准和规范2项。
  · 提出城市生态林灾害预警技术2项,建立1000亩无公害综合治理示范林及相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3项,示范区内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开发有效抑制黄栌枯萎病的生物农药制品1~2项。
  · 发表论文(著)50篇(部),申请专利8~10项,培养研究生30名以上。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51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11 商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1、北方主要人工林寄主主导性病害控制技术
  以北方主要人工林(如北方杨树、樟子松等)寄主主导性病害为研究对象,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研究寄主主导性病害发生与树体体表、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开发抵御杨树干部病害、松树枯梢病的微生物种群生态调控技术;研究病害发生与林分树种及无性系多样性的关系,开发人工林的群体结构御灾技术及动态经营管理技术;研究病害与立地因子间的关系,提出立地调控技术;在研究抗逆、抗病虫机理的基础上,筛选杨树、樟子松新的高抗性种质资源和繁殖材料;研究抵御抗杨树干部病害、樟子松枯梢病为主的森林健康指标体系及健康指数的定量技术与方法;建立不同类型森林健康试验示范林。
  2、南方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病虫害控制技术
  以桉树短周期工业用材林为对象,重点开发研究桉树生长停滞症、桉树青枯病等病害的综合治理技术。包括无疫害苗木生产技术、病害早期诊断技术、环境协调性化学防治技术,抗性动力持续生成的立地环境构建技术以及综合治理的技术规程;选育抗青枯病的桉树新品种。
  3、经济林主要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以油茶、板栗、枣树、花椒、竹子等经济林为对象,研究其主要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生态控制技术;开发抗性品种;筛选高效、可速解的化学农药并研究其微量精准施药技术;提出无公害综合防治的技术规程;集成创新区域性经济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针对北方主要人工林寄主主导性病害,以生态控制技术为基础,产出关键控制技术3项;提出生态控制技术模式3项,使试验示范区的杨树干部病害控制在连续5年株发病率5%以下,松树枯梢病控制在连续5年株发病率10%以下;提出寄主主导性病害生态控制技术规程3项;针对以杨树干部病害、松树枯梢病为主的非健康森林生态系统,研制出2~5种微生物多样性调控产品及其应用技术。
  · 针对我国南方短周期工业用材林,选育出桉树抗青枯病新品种3~5个;建立相思心腐病树干注射防治技术体系一套;建立100亩桉树高产抗病栽培示范林及相关技术一套;提出桉树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的生态控制技术,降低灾害发生面积30%以下;建立桉树人工林试验示范林2000亩。
  · 筛选出抗病虫区域性经济林木新品种1~2个;创制专用低毒高效复混药剂1~2种;提出无公害防治经济林病虫害综合配套技术3项,建立以生态调控为核心的经济林重大病虫害管理技术体系;建立示范区3个,示范面积2000亩,示范区内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率控制在10%以下,干果经济林平均增产10%以上,优果率达到85%,经济效益提高20%。
  · 发表论文(著)50篇(部),申请专利2~4项,培养研究生30名以上。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50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12 林业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新技术产业化与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
  1、主要林木蛀干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以严重危害我国林木的重要蛀干害虫――栗山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苹果小窄吉丁、白蜡窄吉丁等主要林木蛀干害虫为对象,调查这些害虫的天敌昆虫区系,从中筛选出优势天敌,研究优势天敌的生物学、行为学以及与寄主间的相互关系、人工大量繁殖和释放防治技术,以及尽快提高种群数量,达到控制害虫的防效的技术和方法。为尽快控制这些重大害虫的危害,提供良好的、无污染的科技支撑技术。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