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对外经济贸易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2001年5月28日 外经贸计财发[2001]2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本部各直属单位,各商会、协会、学会,各中央管理的外经贸企业,各驻外经济商务机构:
现将《对外经济贸易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
对外经济贸易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对外经济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至2005年)期间,是我国开始向现代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和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时期。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世纪奋斗目标,我们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国民经济总体竞争力。认真回顾“九五”期间外经贸发展历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制订面向新世纪的外经贸发展规划,对于实现对外经济贸易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九五”发展的简要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从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国情出发,实行了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吸收外资、改革外经贸体制、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对外开放由沿海逐步扩展到内地,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施了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大经贸、科技兴贸和“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努力扩大进出口。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20多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5.3%,超过同期国民经济9.6%的增长速度。出口依存度由1978年的4.6%,提高到2000年的23%。商品出口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7位。自1993年起,连续7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吸收外资国。从发展规模上看,我国已经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国行列。
“九五”期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运行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对减缓,国内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关键阶段。二是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东亚地区主要货币大幅贬值,国际市场需求一度明显减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更多更好利用外资的方针,面对压力和挑战,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进出口实现了较快增长,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力拉动因素。
由于贯彻了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方针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人民币不贬值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定的增长速度。亚洲经济复苏后,我国出口强劲回升。2000年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4743亿美元,其中出口达到2492亿美元,超额完成“九五”计划规定的进出口4000亿美元、出口2000亿美元的奋斗目标。出口的较快增长积极配合了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力拉动因素。
(二)对外经济贸易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出口商品结构明显改善。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18%,2000年机电产品出口达到105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八五”末的29.5%提高到42.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新进展。2000年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37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14.8%。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0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3%,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2.5%,税收占全国工商税收的比重达到17.5%,吸收就业人口占城镇就业的比重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