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储粮有害物质和储粮品质判断快速检测新技术6-8项,制定储粮有害物质和储粮品质判断等快速检测方法标准6项以上;粮食品质快速检测仪2台(套)以上,具体指标如下:
· 粮食收购快速检测设备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其范围和精度满足有关粮食收购相关质量和定等要求。
· 电子式吹泡示功仪技术指标:W的变异系数±8%,P的变异系数±8%,G的变异系数±5%。
· 粮食制品物性分析仪技术指标:可测定粮食制品的硬度、弹性、粘聚性、胶着性、咀嚼性等品质。力量感应:102kgf,移动速度:0.001-21mm/sec;移动精度:优于+/-0.2%;力量精度:优于+/-0.5%;伸缩解析度:优于0.00013mm;标准行程:500mm(20in)。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550万元。
课题八、绿色储粮科技创新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
(一)研究内容
1.我国绿色储粮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在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和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十一五”支撑项目和战略研究的成果,整合粮食储藏与检验科研资源,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绿色储粮科技创新平台,建成以9个国家粮食局的科技工程中心为主体的绿色储粮科技创新体系。
2.我国绿色储粮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开展我国绿色储粮科技需求调查和分析研究。通过通讯和实地调研,开展需求调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时发现绿色储粮科技发展中的新问题和新需求,为开展“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奠定基础。
进行国内外粮食储藏科技发展的优劣势分析研究。通过跟踪国外绿色储粮科技的前沿和发展方向研究、资料查阅和出国考察,结合我国绿色储粮科技新需求,利用优劣势分析技术,提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优势,为建设我国绿色储粮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在“十一五”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我国绿色储粮科技面临的重大需求,确立研究重点、优先发展领域和战略目标,制定发展指导方针和战略。
(二)考核指标
· 建成我国粮食储藏科技创新体系
· 提出我国粮食储藏与检验科技发展战略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220万元。
附件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试行)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项目组织单位:
课题申报单位:
课题负责人:
起止年限:20 年 月至20 年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 年 月
编写说明
1.本申报书由课题申报单位组织编写,经单位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科技司(局),地方科技厅(委、局)]审核同意后上报项目组织单位。
2.编写要求:
(1)课题目标符合项目的课题申报指南的要求,定位准确,指标明确、可考核;
(2)课题任务明确,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
(3)课题管理与实施符合《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4)课题所需国拨经费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和使用,并另编制《国家科研项目(课题)预算申报书》;
3.课题申报书A4打印,由项目组织单位确定上报份数。
课题信息表
┌───┬──────────────────────────────────────────────┐
│项目名│ │
│ 称 │ │
├───┼──────────────────────────────────────────────┤
│课题名│ │
│ 称 │ │
├───┼──────────────────────────────────────────────┤
│申报形│□投标 □有限择优 □指定 □其它 │
│ 式 │ │
├─┬─┴───┬──────────────────────────────────────────┤
│课│ 名 称 │ │
│题├─────┼──────────────────────────────┬─┬─────────┤
│申│单位所在地│ 省(市、区) │代│ │
│报│ │ │码│ │
│单├─────┼──────────────────────────────┼─┼─────────┤
│位│ 通讯地址 │ │邮│ │
│ │ │ │编│ │
│ ├─────┼──────────────────────────────┼─┼─────────┤
│ │ 单位类别 │□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 □企业 □其他 │代│ │
│ │ │ │码│ │
│ ├─────┴───────┬──────────────────────┼─┼─────────┤
│ │ 单位主管部门 │ │代│ │
│ │ │ │码│ │
├─┼─┬───────────┴──────────────────────┴─┴─────────┤
│其│序│ 单 位 名 称 │
│他│号│ │
│主├─┼──────────────────────────────────────────────┤
│要│ │ │
│参├─┼──────────────────────────────────────────────┤
│加│ │ │
│单├─┼──────────────────────────────────────────────┤
│ │ │ │
│位│ │ │
├─┴─┼───────┬───────────┬──────────────┬─────┬─────┤
│课题负│ 姓 │ │性别□男 □女 │出生年 │年 │
│ 责人 │ 名 │ │ │ │ │
│ ├───────┼───────────┴──────────────┴─────┴─────┤
│ │ 学 │□研究生 □大学 │
│ │ 历 │ □大专 □中专□其他 │
│ ├───────┼──────────────────────────────────────┤
│ │ 职 │□高级 □中级 □初级 □其他 │
│ │ 称 │ │
│ ├───────┼─────────────────┬──┬─────────────────┤
│ │ 联系电话 │ │E-ma│ │
│ │ │ │ il │ │
├───┼───────┼───────┬───────┬─┼──┼─┬─────┬───────┬─┤
│课题组│ 人│ 高级 │ 人│中│ 人│初│ 人│ 其他 │人│
│ 人数 │ │ │ │级│ │级│ │ │ │
├───┼───────┴───────┴───────┴─┼──┼─┴─────┴───────┴─┤
│起始时│ 年 月 │终止│ 年 月 │
│ 间 │ │时间│ │
├───┼─────────────────────────┴──┴─────────────────┤
│课题活│□应用基础研究 □应用开发 □产业化开发 □其它 │
│动类型│ │
├───┼──────────────────────────────────────────────┤
│所属技│□能源 □资源 □环境 □农业 □材料 □制造业 │
│术领域│□交通运输 □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人口与健康 │
│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公共安全与其他社会事业 │
├───┼──────────────────────────────────────────────┤
│创新类│□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
│ 型 │ │
├───┼──────────────────────────────────────────────┤
│主要研│ │
│究内容│ │
│(100字│ │
│以内) │ │
├───┼──────────────────────────────────────────────┤
│预期成│□专利 □技术标准 □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 □新工艺 │
│ 果 │□新装置 □新材料 □计算机软件 □论文论著 □研究报告 │
│ │□其他 │
├───┼──────────────────────────────────────────────┤
│预期知│获得国外发明专利 项,国内发明专利 项,其他 项。 │
│识产权│ │
├───┼──────────────────────────────────────────────┤
│预期技│□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
│术标准│ │
│ 制定 │ │
├───┼──────────────────────────────────────────────┤
│产学研│□是 □否 │
│ 联合 │ │
├───┼──────────────────────────────────────────────┤
│经费预│ 万元,其中国拨 万元。 │
│ 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