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大力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力争在3年内,建立一个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完善轨道运行机制,提升轨道的科技含量和业务水平。建立资源高度共享、相互支撑的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服务、科技支撑保障体系,优化各级业务布局、分工,实现集约化发展。“十一五”后期,不断丰富业务内涵,提升环境气象、航空气象、海洋气象、水文气象、交通气象等业务水平,积极探索区域中心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区域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目标,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思路。推进全员聘用,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深化气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变。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加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相关工作。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逐步推行部门预算、非税收入、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为重点的各项改革。

第四节 扩大合作与开放


  积极推进区域间、部门间、部门和地方、部门和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间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提升气象与国防、地质、海洋、交通、水利、农业、卫生、环保、航空、体育、安监、林业、旅游等部门的合作领域和层次,充分发挥气象的综合保障作用。集中相关领域的人员、技术、资源优势,加快多部门相互配合的综合观测、预报预测以及共享平台建设,联合组织相关重大工程、科研计划和人才培养。积极参加气候系统及其相关领域国际组织的有关科研、业务计划,发起和参与全球性、区域性气象科学、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计划,在国际多灾害早期预警系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泛开发利用国际气象科技资源,完善双边科技合作机制,加强智力引进和人才送外培养力度。

第八章 加强领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


  气象行业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气象事业、加快气象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按照《纲要》、《科技发展纲要》和国务院三号文件的有关要求,推进本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加快制定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投资保障等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形成支持气象事业发展的合力。
  建立本规划与国家级、省级和行业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互动机制,统筹规划探测站网、信息资源共享、专业预警服务系统等现代化建设。从实际出发,细化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分层次、有侧重地将气象事业发展纳入各类规划以及投资计划中。

第二节 增强投资保障能力


  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和单位自筹等多元化投资渠道,完善气象科技服务对事业的反哺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调配好“十一五”重点支撑项目的配套投资及其它投资。通过政策倾斜、财政保障等措施统筹东中西部地区气象事业的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对“三站四网”建设和改善基层台站条件的投入,形成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选择有代表性的基层台站推进综合现代化台站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逐步改善艰苦台站,尤其是西部艰苦台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

第三节 强化综合管理


  健全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工作机制,实施气象行政管理创新工程。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建设国家及省级气象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加快推进气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步伐。建立目标管理信息平台。
  推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规范支出行为,加强项目、财务控制、监督和绩效考核,完善对企业实体和经营活动的财务监督和规范管理。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国有资产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第四节 加强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重点,对重大经济活动进行实时审计和整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建设学习型部门,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创新气象文化,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全部门凝聚力。强化现代化宣传手段建设,构建“大宣教”工作新格局。关心离退休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身体健康。制定并实施全国气象“五五”普法规划,加强各级科普基地建设,强化气象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