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各部门力量,建立并完善以国家和区域两级为主,集气候变化预估、评估、应对和技术支持于一体的气候变化业务体系,不断提高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气候变化基础信息数据库及共享系统。开展当前和历史气候变化事实的检测和原因分析,重点发展多圈层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预估中国气候变化趋势。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国防和能源、水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研究,制定科学应对的政策措施。进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分析,评估《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的影响,为气候变化国际外交谈判和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
第四节 强化为新农村建设的气象服务
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监测体系,调整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加强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以县级为单位建立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完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报警报、评价系统,建立畅通的农村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开发推广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展新型农民气象科技培训。根据新的气候区划指导农业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加强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和应对工作,建立粮食安全气象预警系统。开展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积极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加强农业抗旱增雨、人工防雹作业服务。
逐步建立以卫星遥感为主、地面监测为辅的典型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完善相应预测和评估业务服务系统,重点开展对土地利用、植被覆盖、荒漠化程度、水土流失、沙尘暴、酸雨等重大生态问题的监测分析,开展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工程建设、重大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区域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发布“生态状况分析预测报告”,为制订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提供依据。
第五节 发展大气成分业务
建立由大气气溶胶、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反应性气体、臭氧和紫外辐射UV-B观测、干湿沉降、长波和短波辐射等构成的大气成分观测网,积极推进相关研究工作,建立和完善各类大气成分分析系统。建立以数值模式为基础的大气成分数值预报业务,完善全球大气结构和成分的综合预报系统和中国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预报业务系统,开展相关大气成分的监测分析、预报和评估,形成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为最大限度减缓与大气成分有关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污染与灾害的影响提供科学建议。建立以数值模式为基础的沙尘暴综合预报方法和相应预报业务流程,开展酸雨监测公报、预报业务服务。
第六节 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和效益
加快建设国家和地方四级人影业务体系,建设空中水资源立体监测网,建立科学作业指挥和效果评估系统,改进催化技术,提高作业科技水平。开展人工增雨抗旱、河流和水库增水、防雹减灾、机场和公路消雾、森林草原防火服务、军事活动和重大社会活动的保障工作。建设人工影响天气重点作业区域。加大城市供水和工农业用水紧缺地区的水源地及其上游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力度。建立应对扑灭大规模森林草原火灾、严重空气污染、城市高温天气等事件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机制。
第七节 增强空间天气监测预警能力
针对航天、国防、通讯、石油、电力、航运等重点领域国家战略需求,建立和完善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服务体系,开展空间天气监测、分析研究、预报警报和服务。加强空间天气地基和天基观测,制定空间天气警报和预报业务的标准,逐步完善空间环境变化预警业务,开展太阳、地磁活动的短期预报、警报、现报服务,电离层背景状态的趋势预报,耀斑电离层扰动和电离层暴的预报服务,中高层大气密度的中期、短期预报和警报,以及空间碎片、卫星环境和特殊空间活动的预报警报和专报服务。
第八节 加强雷电灾害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