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一步规范涉外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管理和收入分析机制
针对涉外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特殊性和时效性,各地国际(涉外)税务管理部门应将涉外企业重点税源管理工作和收入分析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涉外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和收入分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月度分析。各地应按月对本地区涉外企业所得税月度收入情况进行简要分析。重点是结合本地区重点税源企业的有关情况,对本地区月度收入出现异常(同比增幅±20%)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增减因素分析。各地应在次月8日前(如遇节假日顺延)将上一个月度收入异常变动的情况和造成变动的原因填写《涉外企业所得税收入分析表(月度分析用)》(见附件3)上报总局(国际税务司),无异常情况可不报。
(二)季度分析。在月度分析的基础上,各地应按季度对重点税源企业的利润总额等相关经济指标、本地区涉外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情况和累计收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填写《重点税源企业涉外企业所得税收入与利润统计表(季度分析用)》(见附件4),以便评价涉外企业所得税预缴的状况,及时发现入库不平衡等问题,对本年度收入进行预测。各地应在季度终了后的次月25日前(如遇节假日顺延)就上季度预缴所得税情况填写《重点税源企业涉外企业所得税收入与利润统计表》以及书面分析报告上报总局(国际税务司)。
(三)年度分析。年度分析分两个阶段进行:
1.各地在第四季度终了后,要结合涉外重点税源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等相关经济指标,对上季度预缴情况和全年收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凡是影响当年本地区收入增减的主要因素都要进行比较详细、系统的分析。上述分析报告应于次年1月31日前上报总局(国际税务司)。
2.各地要结合涉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对重点税源企业经营、税收情况和本年度涉外企业所得税收入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填写《涉外企业所得税分性质、分行业情况表(年度分析)》(见附件5),分析应包括重点税源企业全年度经营和纳税情况、相关经济指标和涉外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弹性分析(全口径)、对全年收入分行业、分经济类型分析、税负分析、对次年度收入的预测等。在年度分析时,对于全国范围的分行业、分地区、分企业规模等税收和主要经济指标(如:销售利润率),各地可参考全国国际(涉外)税收工作会上下发的《2000-2003年涉外企业基础数据》和《2004年全国涉外企业所得税基础数据》。上述年度分析报告和《涉外企业所得税分性质、分行业情况表》应于次年8月25日前上报总局(国际税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