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关于进一步修改、补充2006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申报书的通知

  (2)灭除三棱草。于水稻有效分蘖末期,选高温晴天每公顷用48%苯达松1.5L混56%二甲四氯350~400g,兑水300L喷雾。施药前一天排干水,施药后第二天灌水正常管理。
  (3)灭除高龄稗草。当稗草超过4叶期时,每公顷用25%二氯喹啉酸600~800g喷雾,施药时保水3~5cm,保持5~6天。
  4、本田病虫害防治
  (1)防治潜叶蝇。水稻插后开始返青时用药,10%大功臣1000倍液撒浅水层喷雾防治,或每公顷用18%杀虫双撒虫双撒滴剂3~3.75L甩施,施药时保水3~5cm。
  (2)防治负泥虫。于负泥虫发生盛期用药,方法及药剂同潜叶蝇。也可在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将幼虫拨落于水中。
  (3)防治稻瘟病。a、稻叶瘟。加强稻瘟病的预报工作,控制发病中心,田间发病率达到防治指标时,每公顷用40%富士一号1.5kg兑水300kg喷雾。b、穗颈瘟。对发生叶瘟的地块,每公顷用20%三环唑(比艳)1.5kg,兑水450kg,于水稻始穗、齐穗期各喷一次以防穗颈瘟。

  附件:
2006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
示范推广项目申报书

  申报单位:安徽省天长市农机局
  通讯地址:天长市西城区
  邮政编码:239300
  联系电话:0550-7622692
  传  真:0550-7622692
  E-MAIL:tcnjxcbin@163.com

  一、立项背景与必要性
  1.1 立项背景
  天长市地处皖东,被江苏环抱,是水稻的主产区,年水稻种植面积在90万亩以上。是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小型城市之一,也是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只有努力解决水稻育插秧环节的高效率、低成本、高增值的问题,才能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 “三增”目标,才能全面解放劳动力,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市农村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机化事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市的农机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生产除育栽环节外机械化程度也较高。我市是安徽省十强(县)市,也是个私经济发展示范区,以生产无线电、仪表、电缆、玩具为特色,每年劳动力需求在45万人以上,劳动力缺口在10万人以上,企业与农业争工现象十分突出。
  今年农业部已把推广水稻育插机械化技术作为为民办的十五件实事之一。而我市有着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一是无论政府、企业、还是农民群众都十分迫切地希望解决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问题;二是我市财政经济状况好,政府支持力度大,农民群众经济基础好,农村经济在安徽省名列前茅,群众购机热情和积极性高涨;三是近年来我市已把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列为农机部门今后的中心工作且基础工作和技术力量雄厚。
  1.2 项目建设必要性
  我市农业生产模式以“一麦一稻”或“一油一稻”为主,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90万亩以上,水稻种植面积在整个秋季作物的98%以上,水稻单产在550kg左右,是粮食生产的重头戏,也是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水稻的育栽环节是传统的温润育秧(两段育秧和旱育稀植),手工栽植,劳动强度大。传统的耕作种植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无法从繁重的劳动中分离出来,无法改变千年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耕作种植方式。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个私经济的崛起,企业与农业争工现象十分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已取得技术性突破,水稻的育秧技术、机插秧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烘干等水稻生产机械化工程和技术已逐步在推广示范运用。我市从2003年起已开展试验、示范、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为水稻生产的大县市,应尽快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尤其是积极推广示范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
  二、实施地点、建设规模与内容
  2.1 实施地点
  我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拟设5个示范点,分别为:
  示范点一:十八集乡十八集村,种粮大户李国文。该户水稻种植面积350亩,是我市种粮大户之一,现拥有农业机械4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械1台。
  示范点二:龙集乡汤桥村管良明等四户。该示范点位于高邮湖畔东大圩,水利设施齐全,田块集中连片,方整化程度高,现有面积380亩,已拥有东洋步行式插秧机1台。
  示范点三:桥湾乡老港村周仁贵等十户。该示范点地处我市圩区,田块方整连片,水利条件好,经济状况优越,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50亩,已拥有东洋步行式插秧机1台。
  示范点四:芦龙乡东尖圩,种粮大户宣有林。该户是我市最大的种粮大户,承包耕地1000亩,该示范点田块整洁,水利设施齐全,已拥有东洋步行式插秧机1台。
  示范点五:万寿乡何坝村王兆山等六户。该示范点位于何坝村东南部,承包耕地320亩,水利条件好,其中有一户耕种面积达90亩,已拥有东洋步行式插秧机1台。
  2.2 建设规模
  2006年天长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计划投资17.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1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7.5万元。
  2.3 建设内容
  2.3.1 建立育插技术示范点
  项目新建示范点5个,每示范点提供300亩大田机插秧秧苗。示范点共新增江苏东洋步行式插秧机6台,投入规格为28×58×2.0cm、45g的育秧软盘4.5万张,完成机械化育插秧示范面积1500亩,新增机插秧面积1100亩。
  2.3.2 开展技术培训
  以5个示范点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水稻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和科技示范户,计划培训农民250人。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水稻软盘和双膜育秧技术、机插秧操作技术、田间管理要点和插秧机的使用维护知识等。
  2.3.3 组织开展技术指导与宣传
  组织编印技术、宣传资料,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辅导农民和大户应用育插秧技术。计划印发技术、宣传资料5000册,刻制技术光盘300张,召开育秧、机插、测产等现场会10次。
  三、基础条件与保障措施
  3.1 基础条件
  3.1.1 水稻机械化育插基础
  天长市水稻种植面积大,种植历史悠久,实现水稻育插机械化是农民群众多年来所祈盼的。我市个私经济发达,劳动力紧张,农业生产与企业用工矛盾突出。我市政府非常重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农村经济基础好,农民对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接受程度高。我市从2003年试验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以来,通过2004、2005年的示范推广,止2005年末,我市已拥有插秧机214台,完成机插秧面积3.5万亩。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