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关于印发《2006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通知

  做好2006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继续搞好宏观调控,在总体部署中做到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具体抓好以下工作: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坚持控制新开工项目;要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五、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继续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决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依然突出。“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持久的繁荣。只有广大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村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确立统筹城乡的发展思想,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方面: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一定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扎实稳步地推进。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