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要对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情况开展规范化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2、在实施好国家免疫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开展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重点做好2002年以后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在自愿的前提下,提倡免疫规划儿童以外人群,尤其是重点人群、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各地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控制乙肝病毒传播
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要采取严格措施,杜绝乙肝病毒经血途径的传播。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
传染病防治法》和《
献血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监督和治理;对因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由采集、供应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依法进行惩处。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必须重视和加强经血液传播疾病在诊疗过程中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保障医疗安全。
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必须加强对介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要严格按照《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有关消毒工作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严格做好消毒和回收处理工作。
4、医疗和预防性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推广使用具有安全、自毁性能的注射器具。
5、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要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疗卫生人员因职业暴露而可能发生的感染。有条件的地区应开展对医疗卫生等职业暴露高危人群的免疫接种工作。
6、加强对理发、美容、修脚等有可能发生经血传播乙肝的公共场所的消毒管理。
7、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乙肝防治干预工作。鼓励群众婚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夫妻间传播;鼓励孕产妇产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要求其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避免母乳喂养,阻断母婴传播;在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家庭中,提倡对家庭其他成员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家庭内传播;结合艾滋病等经血传播疾病的防治干预活动,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性伴积极推广安全套的使用,避免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