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关于北京市、辽宁省、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的调查报告》的通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依然存在,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而且对于进一步巩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些尚未普遍形成共识。
  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企业参与办学尚未形成有力的机制。相当多的企业领导还把职业技术教育看成仅是教育部门的事,看成是份外任务。有些单位贯彻“先培训,后就业”的制度不力,没有严格执行优先录用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用人制度;有的甚至在提供实习场地时收费很高,加剧了职业技术办学的困难。
  2.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政令不一,难以发挥整体效益。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有中专、技校、职业高中,这三类学校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多头领导的体制,缺少统筹规划,致使有些地区学校布局分散,规模普遍偏小,专业设置重复,设备利用率低,互相争夺生源,人力、物力、财力难以协调,办学效益不高。据统计,北京市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平均在校生仅260余人;四川省乐山市共有职业高中35所,每校平均3.3个班,在校生人数不足200人的有11所。同时,由于多头领导,条块分割,政出多门,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毕业生分配、教师和在校生的福利待遇、校办企业税收等方面政策、规定不一,给学校建设和管理也带来困难。
  3.技工学校发展面临新的困难。
  目前,技工教育与企业职工素质提高的需求差距很大。据对北京市国营大中型企业100万在职的技术工人调查,只有十几万人取得了技术等级证书,其中技师不足2%,高级工不足7%,而这些人中多数又将在近几年陆续退休。未来十年,因补充自然减员和经济发展需要,全市每年约需新增技术工人2.3万人。但作为培养中级技术工人主要基地的技工学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不足8000人,而且大部分达不到中级工水平,不论数量或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但是,当前,技校办学步履艰难,巩固和发展面临严重问题。
  首先,各级领导对技工教育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技工教育没有立法。不仅有些政策优惠(如勤工俭学减免税收等)没有享受到,就连经费来源渠道都尚未解决,经费紧缺是技工学校发展的桎梏。这在四川省表现的尤为突出。绵阳市的技工学校日常经费普遍缺乏稳定和可靠的来源,多数学校全靠自己筹集。如四川省绵阳纺织技校,学校自批准开办以来,一直没有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甚至连人头经费也从未拨过一分钱,所需经费——固定资产的投资、教师的工资及物价补贴等一切全靠学校自己去“挣”。由于资金少,技工学校办学条件差,场地、校舍、实习设施、设备严重不足,不少技校使用的是企业淘汰的破旧设备,难以培养出适应产业新技术革命需要的人才。同时,技工学校的生源短缺日趋严重。由于“重仕途、轻工匠”的陈腐观念依然存在,加上第三产业工资福利优厚颇具吸引力,许多人不愿到工厂当工人。以机械制造、加工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工人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局面,尤其是“脏、累、重”的工种更是没人愿干,相应专业已出现招不到学生的现象。大连市1991年技工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竟不得不定为150分,六科考试科目平均仅25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