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调整水产养殖结构,要特别注意良种问题。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做好新品种的培育和提纯复壮;要有针对性地从国外引进一些优良品种;同时要注意抓好优良品种的市场调查、病害防治、技术推广等服务工作;开发具有龙头作用、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名特优新品种,加快产业化进程。此外,各地还可根据当地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
(三)调整水产加工业结构,努力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
主要应从提高水产品加工技术和提高水产品加工质量,创立名牌产品,培植外向型龙头企业入手进行调整。
首先,要以大宗产品的保鲜和低值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重点,采用先进加工保鲜技术和加工方式,适应各层次消费者需求,以提高水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进一步开拓消费市场。其次,大力推进水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督促引导水产加工企业采用以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为核心的科学质量管理规范,加强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加工品的质量卫生水平。抓好贝类产品加工及净化工作,在贝类主产区建设贝类净化和质检中心,为开拓国际水产品市场创造条件。
(四)大力促进与渔业发展相适应的第三产业
随着渔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则相对滞后。因此,各地在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大力促进适应渔业生产需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水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渔业技术培训、推广及服务体系建设,以促进水产品市场良好发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鼓励。引导发展休闲渔业。
三、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抓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关键要制定并落实具体的政策措施。当前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搞好规划,加强对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指导。要结合渔业发展“十五”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编制的前期调研工作,组织力量编制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规划,从实际出发,提出调整的目标、任务和需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
(二)加强水产科技与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开展科技规划的研究工作,找出影响今后渔业产业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做好研究规划,做到储备一批、推广一批、开发一批。抓紧制定渔业生产和管理中急需的标准,重点是种质、饲料、鱼药和水产品质量方面的标准,积极推进我国的水产标准与国际接轨。同时加大标准宣贯与实施力度,将标准宣贯工作与质量监督和技术推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