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西部地区水利发展规划纲要

  (3)水能及内河航运开发潜力大。西南地区河流水量充沛,流量稳定,水量相对集中且落差大,水能资源极其丰富,而且大部分水电资源开发具有淹没损失小、技术经济指标优越等优点,是西南地区极具开发潜力的优势资源。全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90亿千瓦,可开发量为2.67亿千瓦,均占全国的70%。中小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6552万千瓦,占水电可开发量的24.5%。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红水河、乌江、澜沧江等河流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开发基地。西南地区河流众多,水运资源丰富,具备进一步发展内河航运的条件,特别是长江、珠江水运主通道具有通江达海优势,是我国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4)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西南地区山高沟深,河流切割严重,地形破碎,地质条件复杂,部分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贵州、广西、云南、四川是我国石灰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喀斯特区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0%),地表水渗漏严重,暗河众多,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交通不便,工程受益区分散,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建设成本高。
  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水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决定了西南地区水利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水利建设滞后是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贫困人口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促进西南广大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社会稳定,要把水利建设始终放在西南地区建设的突出位置。
  (二)水利建设成就与主要问题
  1、水利建设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地区水利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截至1998年,共修建水利工程145万余处,年总供水量达795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资源量的23%),占全国总供水量的14%。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1万座,总库容497亿立方米,占全国水库总库容的10%。兴建了一批大中型灌区,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7452万亩,灌溉用水量达364亿立方米。累计解决了68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修建堤防1.38万公里,保护人口1471万人、耕地面积2350万亩,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全区已建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电站12500余处,装机容量超过2300万千瓦,其中水利系统装机容量达858万千瓦,年发电量307亿千瓦小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基本保障。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局部地区缺水严重
  西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集中用水的地区和时间要求不匹配,经济相对发达、耕地集中的盆地和坪坝区降水量少,当地水资源缺乏,加之水源工程建设滞后,造成局部地区供水不足,缺水严重。主要表现在全区人均综合供水量不及全国人均供水量的3/4,边远山区农村还有640万人饮水困难,占全国农村饮水困难总人口的27%左右;耕地灌溉率较低,大部分农田只能靠天吃饭,重点农业区抗御干旱的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四川盆地、重庆西部、广西中西部、云南、贵州中部和西藏年楚河流域等地区缺水严重;城市缺水问题日渐突出,昆明、贵阳等城市目前缺水较为严重。造成局部地区缺水的原因:一是田高水低,居住分散,耕地分布零散,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大,成本高;二是长期投入不足,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现有水利工程以中小型为主、大型工程少,供水工程以引提水为主、蓄水工程特别是大型骨干调蓄工程少;三是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工程配套不完善,病险隐患多,老化失修严重,达不到设计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四是管理体制陈旧,管理粗放,部门和地区管理分割严重,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未能充分发挥;五是缺少系统全面的水利规划,水利前期工作薄弱。
  (2)水土流失和局部地区水污染严重
  西南地区山高坡陡,地表破碎,暴雨集中,强度大,导致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强烈,加之人类不合理的滥垦、滥伐等活动,更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特别是广大的石灰岩地区,地表水渗漏严重,成土速度极其缓慢,且土层浅薄,一经冲刷,极易出现“石漠化”现象,致使有限的生存空间更加恶化。水土流失每年向江河输送大量泥沙,导致水库和下游河湖淤积,蓄洪能力减弱,又加剧下游地区洪水威胁。
  西南局部地区水污染问题日渐突出。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致使江河湖库水质日趋恶化。长江上游干流攀枝花、重庆等城市附近江段已形成岸边污染带。四川每年有近15亿吨废污水未达标排放,近80%的河流、95%的水库水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昆明的滇池、贵阳的南明河、四川的沱江、重庆的濑溪河、珠江上游北盘江、红水河等水环境恶化,问题均相当严重。
  (3)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低
  西南地区城镇基本沿江河谷地、坪坝和盆地布局,由于缺乏控制性防洪工程,已有防洪设施又不完善且标准低,江河防洪能力特别是城市防洪能力普遍偏低,洪涝灾害损失严重。1981年长江上游的岷江、沱江、嘉陵江发生大洪水,灾害波及四川和重庆119个县市。进入90年代以来,珠江上游的南宁、柳州、梧州和桂林等城市多次发生较为严重的洪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山区暴雨洪水还往往诱发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山地灾害,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引起交通堵塞、铁路中断等。如1981年四川、重庆多处山体和堆积物失去稳定,几十个县(区)发生滑坡、泥石流68800余处,农村受灾人数达40多万人,死亡397人,受灾面积达25万余亩,沙压石埋毁坏耕地11万亩。2000年4月,西藏发生了我国近百年来最大的易贡特大山体滑坡,滑坡堆积体达3亿立方米,阻断了易贡藏布江的水体下泄,导致当地交通、通信中断,3万亩农田、近万人受灾。
  (4)水能资源开发滞后
  由于受经济、技术、市场、投入、体制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西南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滞后,水能资源利用率还很低。至1998年西南地区已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仅为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的8%。进入“九五”以来,新开工的大型水电装机规模仅有172万千瓦,比“八五”期间水电开工规模减少358万千瓦。到“九五”期末,西南地区水电在建装机规模将不足200万千瓦,比“八五”期末水电在建规模减少500万千瓦以上。
  随着西南地区人口持续增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用水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局部地区的水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废污水排放量将逐步增大;防洪保护区内的经济存量和增量、人口密度、公民财产将大幅度增长,洪灾损失将越来越大,对防洪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迫切需要加大水资源综合治理,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提高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大力开发水能资源,实施西电东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水利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