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足本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配置,初步缓解重点地区的缺水矛盾
兴修一批水源工程和跨地区跨流域调水工程。“十五”期间,新增年供水能力40亿立方米,其中新增大中城市及工业供水能力18亿立方米,乡镇供水10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近300万吨),农业及生态环境用水12亿立方米;从2006到2015年,再新增供水能力62亿立方米,其中增加大中城市及工业供水能力30亿立方米,乡镇供水22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600万吨),农业及改善生态环境用水10亿立方米。合理配置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初步建立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城市较稳定的供水水源和城市供水系统,乡镇自来水普及率提高,绿洲、农牧业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地区的生态用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证。
(2)强化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用水总量不再增加,初步建立节水型经济和节水型社会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十五”期间,在现有灌溉面积中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使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由目前的34%提高到50%,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由0.43提高到0.46以上,水分生产率由0.75公斤/立方米提高到0.8公斤/立方米左右;到2015年,在已有灌溉面积中再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400万亩,使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0%以上,灌溉水的利用系数达到0.50左右,水分生产率达到1.3公斤/立方米以上。在基本不增加灌溉用水量的基础上,通过节水和农业结构调整,结合在有条件的地方合理利用地下水,基本缓解重点灌区的缺水矛盾,使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保持1亩左右;适度增加林草灌溉比例,“十五”期间发展草场灌溉面积500万亩,到2015年,灌溉林地和草场占灌溉面积的比例提高到25%左右,达2500万亩,使牧民人均拥有4亩灌溉草场。
开展工业及城市节水,建设节水型工业与节水型城市,到2015年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70%,万元产值耗水量由现状的128立方米降低到58立方米左右。
(3)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保护基础上治理,在治理中保护,初步遏制重点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趋势
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监测网络,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十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万平方公里,建成一批重点水土保持和绿洲生态建设工程。到2015年,西北重点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初见成效,基本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护和监督执法体系,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进一步减少入黄河泥沙。
对于塔里木河、黑河治理,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加大治理力度,强化管理措施,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塔里木河、黑河等内陆河中下游重点地区生态恶化及河湖萎缩的趋势得到遏制和改善。
(4)注重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与重点城市防洪建设,逐步提高防洪标准,减轻洪水灾害
采取综合措施,加快主要河流、河段防洪工程建设,基本消除现有大型和重要中型病险水库的隐患,提高重要河段、重点城市的防洪标准,保证重点地区、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减轻洪水灾害。力争2015年有防洪任务的城市和重点地区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5)以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生产条件为出发点,重视微型与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加强牧区水利建设,改善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高度重视微型、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利用三~五年时间,通过集雨与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解决目前685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到2015年,进一步提高人畜饮水的标准和质量。加强牧区水利建设,在水源相对较好的地方,建设人工草场,发展节水型灌溉,加快草库伦建设。结合中小河流的治理,开发中小水电资源,在水能资源丰富的山区建设100万千瓦中小水电站,努力提高西北地区农村电气化水平,解决500万人的无电、缺电问题。
(6)深化改革,加强管理,逐步实现传统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现代水利的转变
面对西部开发的紧迫任务,把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作为西北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健全法制、改革体制、转变机制以及采取工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优化配置。以黑河和塔里木河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内陆河流域管理体制建立和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条例)制订等工作。在重视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非工程建设;在重视工程措施的同时,加强工程管理,走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
(四)总体布局和近期建设重点
1、水利建设布局
根据西北地区区域、流域的特点和经济建设布局,按照黄河、长江等河源区,黄河上中游区,内陆河地区进行水利建设总体布局。
(1)河源区
主要指长江、黄河及其它一些主要河流河源区。这些地区海拔高,多为牧区,水利建设以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保护水资源、防止生态环境破坏为主。要尽快解决当地人畜饮水困难,积极发展小水电。严禁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制止对林草植被的破坏,改善退化严重的草场,适当发展灌溉草场和饲料基地,保护水源。
(2)黄河上中游区
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及陕西东北部地区。结合黄河综合开发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治沟骨干工程与生物、耕作措施并重,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强多沙粗沙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黄河泥沙;加快建设黄河干流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及中游河段治理工程;以节水为中心对沿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改革用水制度,井渠结合,调整种植结构,缓解当地经济发展的用水矛盾;通过集雨等微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重点解决甘肃陇中、宁夏南部山区、晋陕蒙接壤区的人畜饮水困难;在有条件的支流兴建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和局部调水工程,科学配置水资源,解决局部地区缺水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增加黄河及西北地区的可供水量。
(3)内陆河地区
包括新疆塔河流域、甘肃河西走廊、内蒙西部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在统筹上、中、下游、各部门、各地区用水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水利规划,统一分配水量并严格执行分水方案。采取最严厉措施,禁止开荒增地、无序引水、大水漫灌。在源流区兴建必要的山区水库拦蓄调控水资源,因地制宜地合并、改造、废弃平原水库,减少蒸发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中下游大力推行农业节水,调整农业结构、控制灌溉面积,进行灌区改造,提高用水效率,统筹安排生态环境用水。同时,积极实施区域调水工程,合理配置水资源,满足重要工业基地和城市发展用水需求。实施塔里木河、黑河下游生态环境抢救工程,通过中下游水量的统一调度和下游生态的保护恢复,遏止生态继续恶化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