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考虑人口增加对卫生人力需求增加的要求,适当增加人员数量,重点调整卫生人力城乡分布,加大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力度,调整东西部卫生人才分布,加大西部卫生人才建设和东部支援西部的工作力度;改革城市医疗机构,实行卫生机构分类管理,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2、全面提高,重点建设
全面提高卫生人力整体素质,重点加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卫生人才和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加强西部人才开发;加速卫生管理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建设;结合机构改革,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监督执法能力的综合执法监督队伍;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
3、改革创新,科学管理
当前卫生改革已进入全面启动、整体推进的攻坚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人事工作实施“两个调整”,要改革创新,改变管理相对滞后的现状,改革一切不适应的体制、机制,破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实施科学管理。针对现状,加强管理干部培训,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职业化管理干部队伍。
4、适应市场,合理配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人才流动和按市场规律配置人才成为必然。要大力培育人才市场,强化人才市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要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大力改善东、西部和城乡人才结构。
三、卫生人力资源开发与发展的目标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和全民族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卫生人力资源开发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条件。在实现国民经济“两个根本转变”的过程中,实现人事工作从计划管理向市场配置、从传统管理方式向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转变,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掌握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职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支冲击世界医学科学尖端并具有领先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和带动国家各医学领域学科建设的骨干人才队伍。
(一)总目标
1、人员数量适当增加,全国卫生人员总数从2000年的559.10万人增加到657.51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从449.08万人增加到526.01万人,到2015年,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3.64人左右,拥有执业医师数达到1.26人左右,执业护士数达到1.26人左右。